按照惯常,我向当地政府求证。
镇政府居然表示:根本不存在“滞销”的情况!
“莲藕的生长期很长,从清明节前后持续到来年4月。”一位工作人员给我解释,“埋在地里不挖出来,就不会坏。比放在冷库,效果更好。”
当地莲藕种植面积近4万亩,是黄河以北地区最大的绿色莲藕生产基地,一般春节前后才是销售旺季。“到时候藕民们还能等个高价钱。”前述工作人员补充。
这些情况与文章中的说法大相径庭。我愈加疑惑了:藕农们现在是在等待高价,才迟迟不挖莲藕卖出吗?
我必须去莲藕地里一探究竟。
零下2度的温度,风刮在脸上像刀子一样。
我不时看到藕农们戴着手套、穿着雨靴,挥动铁锹在地里挖藕。为挖出一个完整莲藕,一位50岁的藕农,至少弯了20次腰。
老一辈的人,是不愿意看着地荒废的。想到未来卖不出去的藕将会被打碎在地里,老爷爷非常痛惜。
“其实就是滞销。”在一家个体莲藕收购点,一位姓黄的老板说。
大约从2009年起,濮阳陈庄镇开始种植莲藕。起初只有承包商大面积种植,后来一些散户也加入进来。
“搁在以前,中秋节前后就有郑州、洛阳的车,来我们这收莲藕了。”黄老板说。
今年4月份,他就损失了30余亩。“只能任其烂在地里。”
现在这一轮4万亩莲藕,只挖了不到3%,大部分还埋在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