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迈向卓越的全球城市丨罗氏:上海应建全球领先的生物医学中心(17)

2017-09-18 09:22:24    澎湃新闻  参与评论()人

建立整合的产业价值链,推动早期研发进步

在支持早期研发方面,建立一个涵盖早期研发过程中所有关键要素的整合型价值链至关重要。例如,药物早期的开发通常分为药物发现和早期开发两个阶段。药物发现阶段的目标是探索并寻找理想的靶点,支持候选药物开发。这一过程有赖疾病生物学家通过大量实验,确立靶点和疾病的联系。上述实验需要借助大型的专业实验设备,如核磁共振(NMR)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以及动物实验平台等,而这些设备的研发则需要大量的孵化项目支持。在药物的早期开发阶段,生物医药企业需借助CRO(合同研究组织)开展药物代谢及药代动力学试验(DMPK)及非临床安全性试验。这些企业也需要有资质的医院投入并参与临床试验的设计。此外,在这两个阶段,价格合理并符合资质要求的实验室对进一步支持早期研发也至关重要。

因此,上海市政府应建立一个整合的生物医学产业价值链。这一价值链应包促进早期研发的关键环节:(1)研发设备、实验室、动物实验平台的孵化器;(2)高质量的CRO;(3)具有发达临床试验能力的医院。这一价值链的建立将帮助上海汇集更多创新资源,促进生物医药产业研发能力的大幅提升。

提供更多资源,增加对初创企业的支持

政府应进一步完善多层次的资金渠道,支持初创企业及创新举措。充足的资金支持可以吸引创新型生物医学机构进驻上海,为国内面临的健康挑战提供多元化的解决方案。首先,政府可以为初创企业提供公共资金,尤其对于失败率高的研究领域(例如生物医学研发或罕见病领域等),加大公共投入。由于这些领域较高的失败率,令吸引私人投资具有挑战,但其研发成果通常将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其次,一些跨国企业也积极投入资金支持创新创业。因此,上海可以通过减税等政策,进一步激励这些跨国企业投资生物医药初创公司。上述举措不但可以为初创企业提供更充足的资金支持,还可以推动初创企业与跨国公司之间的合作。具体而言,上海应考虑通过优惠措施进一步鼓励私人投资创新创业。这些措施可以包括:减少对外资的限制,鼓励私人投资建立孵化平台,为做出突出贡献的风投集团提供财政激励,并进一步发展互联网融资服务。

充分利用跨国企业的专业网络,帮助创新型中小企业实现商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