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8月20日,国家医保局召开媒体吹风会,介绍国家医保局会同有关部门对《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以下简称药品目录)进行动态调整的情况。据了解,2019年药品目录调整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进展,常规准入目录的药品名单已经挂网发布。
药品目录是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基金支付药品费用的标准。西药部分包括了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中成药部分包含了中成药和民族药;协议期内谈判药品部分包括了尚处于谈判协议有效期内的药品;中药饮片部分包括医保基金予以支付的饮片范围以及地方不得调整纳入医保基金支付的饮片范围。
本次药品目录调整增加了部分疗效确切、价格合理的药品。在调出的药品方面,主要是被国家药监部门撤销文号的药品以及临床价值不高、滥用明显、有更好替代的药品,为把更多救命救急的好药纳入医保腾出空间。此外,专家还对目录内部分易滥用的药品进一步加强了限定支付管理,主要是抗生素、营养制剂、中药注射剂等。
常规准入药品2643个 新增148个品种
据介绍,本次药品目录调整是国家医保局成立后首次全面调整,也是自2000年第一版药品目录以来对原有目录品种的一次全面梳理。
从常规准入的品种看,调整前后药品数量变化不大,但调出、调入的品种数量较多,药品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本次发布的常规准入部分共2643个药品,包括西药1322个、中成药1321个(含民族药93个);中药饮片采用准入法管理,共纳入892个。常规准入的药品,中西药基本平衡,甲类药品数量适当增加。目录中收载甲类药品640个,较2017年增加46个,其中西药398个,中成药242个。
为更好地满足临床合理用药需求,这次目录调整常规准入部分共新增了148个品种,其中,西药47个,中成药101个。新增药品覆盖了要优先考虑的国家基本药物、癌症及罕见病等重大疾病治疗用药、慢性病用药、儿童用药等,其中通过常规准入新增重大疾病治疗用药5个,糖尿病等慢性病用药36个,儿童用药38个,绝大部分国家基本药物通过常规准入或被纳入拟谈判药品名单,并将74个基本药物由乙类调整为甲类。
带量采购试点扩围已渐明晰。7月1日,河北省正式跟进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河北省以全省公立医疗机构2018年度药品总用量的60%估算中选药品的采购基础量,实行带量采购、量价挂钩、以量换价。
现行法律对假药、劣药范围界定比较宽泛,不便于精准惩治。专家表示,科学地界定假药、劣药,并实施科学监管是法律修订的重要议题,对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利益和行业声誉关系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