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Lyft的境况同样不佳,其最新股价为51.09美元,相比72美元的发行价已跌去近30%。
有人赔有人赚,软银狂揽20亿美元收益
Uber的破发无疑让很大一部分投资者面临账面损失,以收盘市值697亿美元计算,这较其IPO 754亿美元的估值缩水约57亿美元,更是远远低于其去年最后一轮融资的760亿美元估值。
但蒙受损失的不止是最后一轮的投资者,据21世纪经济报道,41.57美元的收盘价也显著低于2015年12月后的公司估值,根据Uber的IPO文件显示,2015年底融资规模高达170亿美元。
有人哭就有人笑,资本市场同样如此。在有人遭受投资损失的同时,也有机构赚得盆满钵满。
据Uber招股书显示,软银、硅谷知名风投标杆资本(Benchmark)、基金管理公司Expa-1、沙特公共投资基金(PIF)、谷歌母公司Alphabet等五大机构股东共持有Uber 43.8%的股份。
据Wind资讯,软银于2018年初以77亿美元收购了Uber约15%股份,此外还向Uber直接注资12.5亿美元,总投资额接近90亿美元。软银还获得了Uber的两个董事会新增董事席位。
上市后,最大股东软银持股比例降至16%。以目前市值计算,软银持股市值约111亿美元,虽然比之前的预期缩水不少,但相对于软银对Uber投资的约90亿美元,仍增值21亿美元,约合140亿元人民币。
谷歌母公司Alphabet对Uber的投资始于2013年,当时投资额为2.58亿美元。以目前5.2%的持股比例计算,持股市值约36亿美元,6年时间涨约14倍。
IPO主承销商高盛同样获益不菲。2011年高盛向Uber投资500万美元,经减持后目前仍持有1000万股。以当前股价计持股市值约4.16亿元,加上此前卖出的收益,高盛这笔500万美元的投资获利或超5亿美元,8年回报达100倍。
除了上面这些大牌机构投资者,还有一些早期投资者获益不菲。文件显示,2010年8月,18家基金和个人对优步的估值仅为540万美元。经拆股调整后,这些知名或不知名的投资者,当时平均买入价仅为0.009美元/股——与周五41.57美元/股的收盘价相比,他们的回报率达到了4618倍。这些幸运儿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