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对于裁员的原因,甲骨文当日也发布内部通知作出了解释:“面对快速变化的商业环境下,势必需要我们从战略角度出发,对现有研发体系和商业模式进行适时的调整。”
“此次研发团队的挑战是全球性的,涉及美国总部以及所有海外的研发团队,中国研发中心的调整是全球研发团队调整的一部分,目的是为了在全球范围内优化研发团队的配置。”
传统数据库业务备受冲击
过去,企业在搭建IT基础设施时,有3家公司是绕不开的,即IBM、Oracle和EMC。IBM的代表产品是小型机,Oracle也就是甲骨文的代表产品是数据库,EMC的代表产品是数据存储,这3家被合称为“IOE”,因此传统的IT基础架构也通常被称为“IOE架构”,这3家公司的影响力由此可见一斑。其中,甲骨文于1989年正式进入中国市场,成为第一家进入中国的世界软件巨头。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IOE在全球范围内一直都是各自领域的霸主。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公司崛起,这种状况才逐渐被打破。互联网公司的业务增长已经不再是传统公司的线性增长模式,而是呈指数级增长,因此传统的IOE架构不再适应业务的需要。
这迫使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开始尝试用具有定制化能力的服务器取代IBM。数据库也不例外,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技术产生了海量数据,对数据库提出了全新的需求,如更高的扩展性和可用性。
在这一背景下,云计算厂商纷纷推出自研的云原生数据库,并将这些数据库与甲骨文语法进行深度兼容,即大型企业可以便捷地将甲骨文数据库中的数据迁移上云,这给甲骨文带来了巨大压力。例如,亚马逊AWS于2014年发布业内首个云原生数据库Aurora,阿里云于2017年9月发布云原生数据库POLARDB。AWS和阿里云成为数据库市场上的两匹黑马。在Gartner发布的2018年数据库魔力象限中,AWS和阿里云双双入选。
【TechWeb】3月27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全球第二大软件制造商甲骨文将于5月份裁减数百名员工,因为该公司正试图对其举步艰难的云计算战略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