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7家上市公司股价闻声上涨
早在2013年6月,鸿海集团已宣布,计划将集团事业群升级为若干个次集团,每个次集团独立扶持三至五家上市公司。鸿海集团希望通过此举推动收入增长。
2015年6月25日,鸿海召开股东大会,郭台铭在会上表示:“鸿海在大陆的业务有可能在未来3到5年内分拆登陆沪深股市,拆分上市的一大直接利好就是提升鸿海的整体市值,集团用航空母舰带领着战斗舰,3年到5年会有收成。”
目前,鸿海集团在两岸一共有超过10家上市公司,其中较为知名的有7家。其中,富智康集团(02038.HK)、鸿腾精密(06088.HK)、云智汇科技(1037.HK)、工业富联(601138.SH)、讯智海(008051.HK)均为鸿海(2317.TW)的子公司分拆上市。
鸿海(2317.TW)
4月17日,股价涨超2%至91.8元新台币,创2018年3月以来新高。
鸿海集团成立于1974年,是全球3C代工服务领域规模最大的国际集团。其核心企业鸿海精密(鸿海,2317.TW))1991年于台湾上市,今年以来累涨29.66%,目前市值12726亿元新台币。
数据显示,鸿海精密2018年全年营业利润1361亿元新台币,净利润1291亿元新台币。
富智康集团(02038.HK)
4月17日大涨28.18%,加上4月16日已涨14.58%,两天合计飙升46.88%,股价从0.96港元上升到1.41港元。
在香港上市的富智康集团主要客户包含小米、诺基亚、夏普等搭载Google安卓系统的智能手机生产,同时还有许多二线智能手机企业,例如金立、魅族、美图。
业绩报告显示,富智康连续2年业绩恶化,2018年净亏损扩大到8.57亿美元。而在2017年,富智康全年亏损5.25亿美元。
工业富联(601138)
该股4月17日午后封涨停,股价报17.91元,封单达到35万手,16日已超5%,最新总市值达3527亿人民币。
据彭博社报道,富士康主席郭台铭表示,今年他们将会开始在印度进行iPhone的量产工作,这是富士康生产工作的一次重要改变,此前他们的iPhone生产工作都是在中国大陆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