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最近一周以来,受到这项法案的影响,国际市场担忧石油供应出现波动,油价持续走高。
进入4月以来,WTI原油价格累计涨幅达5.08%;布伦特原油累计涨幅也达到3.97%,并突破70美元大关。而在2019年一季度,WTI原油价格累积上涨32%;布伦特原油价格一季度累涨约25%,均创下10年来最高纪录。
美国能源部长里克佩里曾表示,NOPEC法案可能会导致意想不到的后果。美国财经媒体CNBC分析认为,即使双方不太可能真的大打出手,但沙特若抛弃石油美元,也将严重破坏美元作为世界主要储备货币的地位,降低美国在全球贸易中的影响力,并削弱其对各国实施制裁的能力。
石油美元的前世今生
谁掌握了石油,谁就能掌控货币。成为石油交易的结算货币,是很多国家梦寐以求的目标。
“石油美元”的时代,其实距今还不到50年时间。在美元之前,英镑和荷兰盾都曾短暂地成为石油货币,当时正值英荷两国在北海大量开采石油的阶段。加拿大元也曾一度成为重要的石油货币。由于日本99%的石油用量要靠进口解决,曾经,加拿大元和日元间的汇率几乎成了国际油价的“晴雨表”。
到了1971年,由于美国的黄金库存告急(此前英国将美元资产全部兑换成黄金),尼克松宣布美元退出“金本位”。也就是说,人们再也无法用手上的美元现金,去找美国财政部按官价兑换成黄金了。
与黄金脱钩后,美元背后缺少实物资产支撑,国际需求量大跌,美元价值一再贬值。为了保持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美国盯上了石油,作为美元钩住的下一个“锚”。
1973年,经过一系列艰苦的谈判,美国国务卿亨利·基辛格代表美国政府与沙特王室达成协议:美国将为沙特的油田提供军事保护,作为回报,沙特将仅以美元为其石油定价(也就是说,沙特在石油出口时将拒绝接受除美元以外的所有其他货币)。
外界终于能搞清沙特到底有多少油气储备了。 当地时间9日沙特能源、工业和矿产大臣法利赫在利雅得宣布,截至2017年底,沙特已探明的油气储备中石油约2685亿桶,天然气约325.1万亿标准立方英尺
近期国际油价经历大起大落,10月初刚刷新四年新高的“黑色黄金”仅用一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牛熊转换,并用12连阴刷新了史上最长连跌纪录。供需失衡、美元走强等因素成为压制油价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