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严峻的市场环境,似乎不利于正在崛起中的中国厂商,但也有分析师认为,价格下跌并不会对中国厂商造成什么影响。
中国是存储芯片的消耗大国,存储芯片是半导体国产化率提升的最好切入点。中国的DRAM厂商主要有三个,分别是北京紫光存储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紫光存储)、福建省晋华集成电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建晋华)和合肥长鑫集成电路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合肥长鑫)。
国盛电子分析师介绍,福建晋华目前仍在与美国商务部就“禁售”事宜沟通,处于“休克状态”,另外两家厂商产品已经研发成功,目前处于向量产稳定良率爬坡的过程中。
“国内厂商目前还是处于一个从0到1的过程。”国盛电子分析师对每日经济新闻(微信号:nbdnews)记者分析称,2018年存储市场规模约1200亿美元,其中包括约700亿美元的DRAM市场和500亿美元的NAND市场,其中中国厂商的出货份额为0。
那么未来中国厂商是否会面临巨头“价格战”的威胁?前述国盛电子分析师以合肥长鑫旗下企业为例,该公司满产后占DRAM市场的份额仅约10%。巨头想要打“价格战”并非不可以,但代价是压低其70%的利润。
在业内人士看来,在中国厂商仍在摸索前进的时期,巨头主动大幅降价进行“降维打击”得不偿失,因此可能性不高。
另一方面,巨头可能尚无暇顾及萌芽中的中国厂商。“放眼一至二年后的DRAM市场,三大厂在市占率上的竞争不会停歇。”DRAMeXchange表示,大者恒大已是DRAM市场不变的趋势,规模较小的DRAM厂如果制程与规模上无法跟进,在不久的将来即可能面临边缘化的风险。
1月7日,华为宣布推出业界最高性能基于ARM架构的服务器处理器鲲鹏920(Kunpeng 920),以及基于鲲鹏920的TaiShan服务器、华为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