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中国电影产业发展新趋势:从电影大国迈向电影强国(3)

2019-01-28 09:24:47    光明日报  参与评论()人

一批优秀影片和它们不俗的市场表现,彰显了中国电影市场创作质量稳步提升的客观现实。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常务副会长张卫指出,2018年中国电影不论是现实主义的、寓言体的、艺术探索型的,还是类型化的电影,大都加强了思想内涵的深度。

“更为有意思的是,这个深度被观众所接受,有深度的电影都取得了较好的票房成绩。《我不是药神》票房超过30亿元;表现北漂青年艰辛奋斗的《后来的我们》票房超过13亿元;《一出好戏》通过船难表现农耕文明与商业文明的对比,获得票房超过13亿元;《无名之辈》获得票房近8亿元。”张卫说,与此相反,粗浅表达的平庸类型影片反而被观众冷落。

饶曙光认为,中国电影产业在“资本洪水”涌入之后逐渐回归理性,不再唯票房、唯明星、唯流量,而是冷静下来去思考电影的艺术特质,静下心来创作和思考。

“国产电影票房占到62%的市场份额,体现了国产电影近年来的进步逐步得到了国内观众的认可。但是,要保持这样的比例并不容易,还需要创作出更好的作品以及与本土电影观众建立良性互动关系,才能保持这样的良好态势。”饶曙光说。

不仅在电影创作中,院线发展在2018年也呈现出理性回归态势。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8—2023年中国电影产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影院方面,由于中西部和三、四线城市影院建设持续增长,全国影院银幕数2017年超过5万块,稳坐全球第一大市场。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单纯靠扩大“产能”带动增长的模式将逐步降低效用,随之影院投资、荧幕数量扩张也将逐步趋于理性。未来影院新一轮的经营、竞争模式必须走向服务质量、服务模式创新等竞争性增长。

在高质量发展中,2019年中国电影创作将呈何走势,现实主义题材还能否取得这样的可喜佳绩?

关键词: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