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原标题:
老干妈:不上市的底气与逻辑
无论是政府、创投机构,不要总把目光聚焦于为不热衷上市的老干妈锦上添花,而忽略了为真正处于燃眉之急的民营企业雪中送炭。
作者:张兴军。
有关老干妈(贵阳南明老干妈风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简称“老干妈”)上市与否的新闻,几乎每年都会被媒体热炒一次。今年也没有例外。
近日,老干妈创始人、董事长陶华碧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强调,(老干妈)不贷款、不参股、不融资、不上市。此番回应的缘起,是因为自今年8月以来,老干妈可能上市的消息就被广泛传播。
2018年8月,深交所派员去贵州调研,给三家公司做上市培训,其中就有老干妈。所谓上市培训,是指对在行业、技术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尚不具备在国内主板、创业板上市条件,但具备迅速发展潜力的企业,进行规范运作和上市知识的普及培训,使处于培养期的高新技术企业在1~3年内达到上市条件。
传闻自然非空穴来风,但熟知老干妈这家企业的人都知道,如果想要上市,其根本不需要等到现在。多年来其品牌影响力和盈利能力,可以说符合任意主板上市条件。那么,为何老干妈上市与否却每每成为关注的焦点?
从品牌创立伊始,老干妈陶华碧已经不知道多少次回应有关上市与否的问题了。但往往过不了多久,新一轮的传闻便又被点燃。
近日,老干妈创始人、董事长陶华碧在接受贵州广播电视台采访时再次明确表示:不贷款、不参股、不融资、不上市。被广泛传播的“四不”观点,对于企业家意味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