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晒娃”应用花样多
“晒娃”成母婴行业新蓝海
对于新手父母来说,很难抑制住“晒娃”的冲动。然而朋友圈晒多了讨嫌且不安全,不晒又没有合适的方式与亲朋好友分享宝宝的成长点滴。于是,不少企业瞄准了这部分需求,把“晒娃”也变成了一门生意。
成长记录 家长刚需
吴女士是一名新手“宝妈”,手机相册中九成以上都是宝宝的照片,最近她被好友抱怨“不分享小宝宝动态”,还被怀疑是不是把好友屏蔽了,这让吴女士有些头疼。吴女士告诉记者,大学毕业后舍友们分散在不同的城市工作,有宝宝后自己也想和好友分享温馨时刻,不经常在朋友圈“晒娃”主要还是怕打扰别人,再有就是出于安全和保护宝宝隐私的考虑。当吴女士把自己的困惑发到妈妈群里时,好多妈妈都给她推荐了能记录宝宝成长的专用APP。艾瑞发布的《2017年中国母婴家庭人群白皮书》也显示,孩子处在0至6岁阶段的家庭使用母婴APP的最核心动机之一就是记录孩子成长。
记者在手机应用商店搜索就发现了多款记录宝宝成长的育儿类APP,排名靠前的应用亲宝宝、宝宝成长记、宝宝拍拍、宝宝树小时光等都有不少的下载量。其中,宝宝树小时光已经收获了4.99万个评论,亲宝宝的评论量也已经超过2万。仔细梳理就会发现,这些记录宝宝成长的应用主要是满足妈妈群体记录宝宝成长的需求,可以上传文字、照片、视频、音频等宝宝成长素材,并按时间轴进行排序,应用会提供各种风格的拍照滤镜、贴纸等。
人脸识别 打印出书
为了吸引用户,这些应用也是“各显神通”。比如宝宝树小时光就依靠宝宝树来导流,据招股书显示,刚刚登陆港股市场的宝宝树2018年上半年的平均月活用户为8950万,其中手机应用程序端用户为1600万。亲宝宝则是提供照片、视频的长久保存,解决用户“内存不够”的痛点,且只有被邀请的人才能看到宝宝照片,重视用户隐私。包括“宝宝时光—宝宝巴士”在内的多款应用还采用AI识别技术来识别宝宝照片,可以做到一键批量导入,也有的应用将上传照片等记录自动转为电子版的宝宝成长书,可直接打印成实体书供家人留存。
商家之所以涌入这个市场也正是因为看到了发展前景。据美团点评近日发布的《2018中国亲子行业白皮书》,目前中国人口年均出生率为 15‰左右,预计至2018年底,亲子市场规模将超过3万亿元。随着第三次婴儿潮人群,即“85后”和“90后”第一代独生子女进入生育高峰期,亲子新生代消费群形成。家庭资源的倾斜投入、消费升级等因素也进一步加速了行业细分和迭代,满足新生代父母“晒娃”、“记录”等需求的宝宝成长记录类APP自然成为新的“蓝海”。11月底,母婴社区平台宝宝树上市。据媒体报道,亲宝宝也已于今年10月底完成数亿元人民币C轮融资。亲宝宝方面称,截至目前,公司APP注册用户已达7000万,用户上传照片30亿张,视频16亿分钟。
保护隐私 亟待监管
不过,快速发展的行业总会遇到一些挑战。很多父母在使用这些专门记录宝宝成长的APP时也有烦恼。一位使用亲宝宝七十天的妈妈写下的评论标题就是“可千万别倒啊!!!”,害怕因平台关闭导致记录消失。另一位用户则坦言,“随着使用的时间积累,依赖性越来越大”,担心以后出现后台故障、数据丢失等情况,该用户还担心孩子的照片会在网页上被搜到。育儿宝的部分用户则反馈,签到兑换的礼品一个月过去了都没有发货。有用户吐槽手机应用要充值才能上传更多视频。在一款名为“宝宝巴士”的APP隐私权政策中,记者也发现,虽然该应用表示“不会通过我们的应用程序或网站收集儿童的个人信息”,但“可能会提供从我们的网站链接和/或连接到第三方网站或服务,对第三方网站的隐私做法或内容,我们不予负责”。可见,家长们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
对此,业内专家认为,当前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年轻家庭育儿消费升级,资本市场持续看好等都为母婴行业带来了较大利好,国内母婴市场存量大、增长快,出现了很多细分市场。母婴社交平台的营收构成主要是广告、电商、知识付费几大部分,是采取直接收费模式提供服务,还是免费使用但提取部分信息做商业化应用都可探讨,不过“晒娃”生意要想获得长远发展,应妥善处理好保护用户隐私与平衡商业应用的关系。
【TechWeb】11月22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接近交易的人士透露,母婴在线社区宝宝树集团将香港IPO(首次公开募股)定价在招股区间底端,估值降低。这意味着作为其投资者的阿里巴巴遭遇投资“折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