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民用核技术为转型提供“核动力” 年产值逾3000亿元(2)

2018-10-25 13:33:02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民用核技术产业发展潜力巨大。中核集团总工程师雷增光介绍,在民用核技术应用领域年产值占GDP比重方面,美国为4%至5%,日本和欧洲约为2%至3%,我国仅为0.4%。

民用核技术不仅在工业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还与百姓生活日趋密切。以核医学为例,目前我国形成了完整的临床应用体系。截至2015年底,全国拥有PET和PET/CT设备258台,核医学显像诊断210万人次/年,诊断费用近50亿元;我国肿瘤治疗机构从1986年的264家增长到2015年的1413家,放疗市场由2008年的8.4亿元增长至2015年的38.8亿元,年复合增速达24.42%,且呈现加速迹象。

近年来,加速器、反应堆、同辐光源等一批科学装置建成和投运,有力支撑了我国民用核技术发展,进而促进民用核技术产业走向标准化、集约化与国际化。“随着核电建设快速发展和‘核电出海’,与其密切相关的民用核技术应用将逐步渗透到经济社会的更多领域,迎来跨越式发展。”王乃彦说。

同时,一批龙头企业迅速成长起来,创造出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我国民用核技术发展始终坚持自主创新,在电子辐照加速器制造、γ辐照装置及钴源生产、射线成像检测设备、医学诊疗设备等众多领域均取得了较快进展,专利年申请量达近万件。

例如,同方威视研制出一系列填补国际空白、核心技术国际领先的技术和产品,拥有国内外专利2000余件,其中国际专利500多件,900多件专利已经产业化;上海联影在国内外多地设有研发中心,申请专利1600多件,其中国际专利154件;中国同辐公司依靠自身力量实现了钴—60源国产化,促进了中国辐射科学和技术产业健康发展;中广核达胜公司在电子束处理工业废水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截至2016年底,我国已有400多家单位直接从事辐射科学和技术研发与生产,相关单位达数千家,民用核技术产业年产值超过3000亿元,是2010年的3倍,为全社会提供了近10万个就业岗位。(记者 喻 剑)

关键词: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