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娃哈哈缔造者宗庆后:修汽车卖番薯到饮料帝国掌门人

2018-09-07 10:38:17    一财网  参与评论()人

  “娃哈哈”缔造者宗庆后在1987:从“上山下乡积极分子“ 到饮料帝国的掌门人丨40年40人

娃哈哈宗庆后:修汽车卖番薯 曾是上山下乡积极分子

修过汽车,也卖过番薯,在亲人眼中他从小耐吃苦,从未向困难低头,经过时间的沉淀与历练,如今成为了中国最大食品饮料企业的掌门人,他就是宗庆后。

宗庆后出生在旧中国,幼时随父母颠沛流离,成长于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青年时期又赶上“上山下乡”,经历了一段艰苦的岁月。

  苦难是一种财富

尽管宗庆后从小学习成绩优异,但初中毕业后,迫于家境困窘,作为家中老大的他不得不辍学,干起了谋生的小买卖。他曾走街串巷叫卖爆米花,也曾在寒冷的冬夜到火车站卖煮红薯,虽然挣到了一些钱补贴家用,但这并不是他想要的人生。他本打算报考不要学费还能发给津贴的师范学校,无奈因出身被拒之门外。

直到1963年,宗庆后听到消息,说舟山马目农场正在杭州招收知识青年,不论家庭成分,谁都可以报名参加。对于当时的宗庆后来说,这几乎是唯一改变命运的机会。他紧紧抓住了这根“救命稻草”,主动报名“上山下乡”。

马目农场是一个荒无人烟、寸草不生的地方,本是关押犯人的劳改所,被称为“舟山西伯利亚”。农场里的日常工作就是超负荷的体力劳动,不是挖沟修坝,就是拉土堆石,大多数城里来的年轻人都难以承受,有人晚上偷偷躲在被窝里哭,还有人索性当了“逃兵”。18岁的宗庆后却选择了默默忍耐,以一颗倔强的心坚持了下来,还时常给同伴鼓劲,积极参加劳动竞赛,被评为舟山地区的“上山下乡积极分子”。

娃哈哈宗庆后:修汽车卖番薯 曾是上山下乡积极分子

一年后,马目农场收缩,宗庆后辗转来到绍兴茶场,一样的高强度体力劳动,种茶、割稻、造地,甚至开山打石,他一干就是14年。

日复一日的重体力劳动,宗庆后唯一的爱好就是阅读,他将《毛选》翻来覆去读了很多遍,这是当时他能找到的仅有的读物。这一段经历,造就了宗庆后强健的体魄和坚韧的个性,使他在后来能坚强面对创业的种种艰辛。谈起那段艰苦的岁月,宗庆后认为这段经历于他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不安分的“而立之年”

1978年是中国的改革开放元年,也是宗庆后人生的转折点。在经历了15年的下乡劳动之后,这一年,已过而立之年的宗庆后回到杭州,接替退休教师的母亲,进了杭州工农校办纸箱厂做校工。从此在校办工厂工作了10年,正是这段经历的磨练,为他以后创办娃哈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娃哈哈宗庆后:修汽车卖番薯 曾是上山下乡积极分子

按照宗庆后自己的话说,他是个“不安分”的人,总想“做点事情”。在校办工厂的10年间,他做过推销员,也办过电扇厂、电表厂。他曾蹬着三轮车到处送货,背着几台落地电扇挤在绿皮火车上,在天涯海角斗智斗勇追款讨债,在简陋的招待所里打地铺,在广交会大门外摆地摊。“我用脚来丈量中国的市场,深入到穷乡僻壤、犄角旮旯,‘中国市场地图’就是这样在水里火里、摸爬滚打中摸透的。”后来,他将之称为创办娃哈哈的“秘密武器”。

关键词: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