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近年来,我国大豆进口依存度较高,养殖业氮排放造成的面源污染日益受到重视,业内对低蛋白质日粮配方技术开展了大量研究。以农业饲料工业中心为主体的科研人员自2006年开始,深入研究相关技术要点,已测定了主要猪饲料原料的净能值,研究了猪各生长阶段对净能的需要量,构建了“中国猪低蛋白质日粮配方技术参数”。目前,对猪的低蛋白质日粮配方技术研究最深入,并且有一定的推广应用。此外,对蛋鸡、肉鸡的低蛋白日粮技术也开展了一定的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胡冰川说,饲料成本占规模牧场的70%。豆粕价格上涨,市场主体会自行调整饲料配方。此前,饲料中豆粕使用比例高,价格便宜是一个主要原因,随着豆粕价格上升,选择其它替代品将变得经济可行。“例如,过去大麦、高粱通常作为酿酒的原料。此前,国内玉米价格高,这让养殖场户转而使用高粱和大麦作为饲料替代品。当前的情况也类似,随着棉籽粕、菜籽粕、花生粕等杂粕在猪禽低蛋白质日粮中的技术应用,饲料配方多元化正在加快实现。”
事实上,对于豆粕减量,我国饲料和养殖企业积累的经验不少,常见的有杂粕日粮,就是用棉粕、菜粕等杂粕替代部分豆粕,并辅以氨基酸等提高杂粕饲料转化率,近些年多在豆粕上涨阶段采用,以降低成本,替代情况与豆粕、杂粕的价差相关。胡冰川表示,我国肉类和水产品总产量约1.5亿吨,此外还有蛋类、奶类等蛋白质供应。推广应用低蛋白日粮技术,不影响肉类蛋白质的数量安全,价格成本也在可控范围内。
最近几年,我国在低蛋白质、低豆粕日粮的推广应用上做了不少努力,但仍然面临一些制约。专家认为,主要因素包括:多年形成的以饲料蛋白质含量判定饲料质量的思维习惯,短时间内难以纠正;小的养猪场户以饲料中豆粕的含量判定饲料的质量优劣;在部分饲料企业的误导下,一些养殖场户将高蛋白质含量的小猪料一直喂到育肥,造成大量的蛋白质浪费。
谯仕彦建议,加快养殖动物饲料产品标准的修订。目前的产品标准明显落后于动物营养的研究成果,急需修订,并补充制定肉鸭、蛋鸭、黄羽肉鸡等的饲料产品标准,标准中应设立蛋白质含量上限,充分体现近年来蛋白质氨基酸营养的研究成果。同时,号召大型饲料企业站在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提高技术水平,主动推广应用低蛋白质日粮。各级农技推广机构应加强小型饲料企业、养殖场户的培训工作,应用新的科技成果。
日前有媒体报道称,中国市场上1/3的“三文鱼”都被青海省龙羊峡镇“承包了”。不过这种所谓的“三文鱼”并非大西洋鲑,而是虹鳟,一种外来物种。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虹鳟被引进位于黄河上游的龙羊峡
日前有媒体报道称,中国市场上1/3的“三文鱼”都被青海省龙羊峡镇“承包了”。不过这种所谓的“三文鱼”并非大西洋鲑,而是虹鳟,一种外来物种。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虹鳟被引进位于黄河上游的龙羊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