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参股公司变“空壳” 超华科技状告原交易方合同诈骗

2018-08-28 09:38:02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为此,郑长春向超华科技做出了业绩承诺,贝尔信2015年、2016年和2017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不低于6000万元、7800万元和1.01亿元。

  公司称郑长春或涉嫌合同诈骗

然而,贝尔信并没有如各方所期望的那样实现业绩的持续增长。超华科技披露的2017年年报显示,贝尔信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亏损5179.63万元,远低于1.01亿元的业绩承诺。郑长春应向超华科技补偿现金2.72亿元。

今年6月份,超华科技在回复深交所问询函时表示,公司后续会加强催款力度。此后,公司于8月17日发布公告称,“公司发现贝尔信控股股东郑长春可能存在合同诈骗的行为。公司已将掌握的证据资料提交至梅州市公安局梅县区分局经济犯罪侦查大队,并已取得受案回执”。

曾经的交易对象突然变成了涉嫌合同诈骗者,郑长春到底做了什么?记者通过百度搜索“郑长春”发现,作为业内知名人士的他曾被多家知名媒体报道过,甚至曾当选2016年《互联网周刊》“最具社会影响力人物”。

不过,目前贝尔信的企业官网已经无法打开,公司员工都已在春节之后相继离职,至于郑长春也很久没有在贝尔信露面了。

“今年3月份我就被安排来这里守着了。”超华科技目前留守贝尔信的曾姓工作人员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不知道还要在这里守多久才能回去公司。最近又有一些法院的传票送到这里来了。”

据天眼查显示,2018年以来,贝尔信涉及到的司法案件还有两起,包括光大银行深圳分行诉贝尔信及郑长春等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以及自然人杨勇坤诉贝尔信及郑长春等民间借贷纠纷案。据记者了解,郑长春的房产等早已处于抵押状态。

“说贝尔信的经营完全停滞也不是很准确。毕竟公司下面子公司中饰正力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在湖南株洲20多人的项目团队还在继续运营。”超华科技一位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不过,有知情人士告诉记者:“贝尔信很多应收账都收不回来。”

“目前,公司还没有收到公安机关是否予以立案的通知书。如果有新的进展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公告。”超华科技董秘张士宝对此表示。

超华科技与贝尔信之间的这场纠纷究竟何时结束?《证券日报》记者将持续关注。

关键词: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