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社论:共享经济亟须健全监管体系

2018-08-28 09:27:30    一财网  参与评论()人

  社论:共享经济亟须健全监管体系

滴滴顺风车事件近几日持续发酵,滴滴方面在致歉和承诺赔偿之后,于8月27日全面下线了顺风车业务。不过作为确实便利了公众出行、提升了资源利用效率的共享经济,“一刀切”并非上策,因此必须寻觅企业与公众共赢之道。

需要说明的是,相对而言中国是对共享经济颇为包容的国度,而日本及欧洲部分国家明令禁止网约车等以共享为名义的业态,主要是担忧这些平台企业将风险外部化。这种担忧不无道理,从国内的互联网平台企业来看,的确都是轻资产运行,省去了传统行业大量以风险控制为前提设置的必要成本,却将因此可能产生的风险交给社会来承担。以滴滴为代表的网约车、摩拜为代表的共享单车、饿了么为代表的外卖行业,无一不是如此。

互联网平台企业与进驻的资本主要将目光放在如何盈利,是严重缺乏社会责任感的表现,必须重视并改正。同样重要的是,既然共享经济在国内获得了相对宽松的政策环境,那么健全的监管体系也必不可少。

首先需要做到的是严格执行现有规范。事实上,共享经济在国内从兴起到发展已有数年,部分领域也制定了相关规范,只是执行情况不尽如人意。以顺风车为例,2016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就发布了《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明确规定“顺风车是由合乘服务提供者事先发布出行信息,出行线路相同的人选择乘坐合乘服务提供者的小客车、分摊部分出行成本或免费互助的共享出行方式”。

从滴滴顺风车实际运行的情况来看,已然出现不少违背规定的情形,比如有的车主刻意绕路载人,也有车主一天跑许多趟,变成“专业顺风车”。值得一提的是,滴滴顺风车曾于今年1月份进入中国台湾地区,但不到两个月就因9张共计4000万人民币的罚单而下架,罚款依据是“未经核准经营汽车运输业务及计程车客运服务业裁罚基准”,即涉嫌以顺风车名义提供非法经营服务。

关键词: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