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然而虽然学习考察的多,但这些医院学完后却没有一家效仿青杠中心的,成立5年来,青杠中心仍然是全国唯一一家由大型公立医院主办的养老机构,成为公立医院参与医养结合领域的“孤岛”。
政策壁垒和盈利导向导致“孤岛现象”
一些公立医院相关负责人认为,政策壁垒、盈利导向和医养结合自身缺乏行业标准是导致“孤岛现象”出现的三大主要原因。
重庆市中医院党委书记王守富说,中医养生在发展养老机构方面有独特优势,因此当青杠中心建成后,重庆市中医院一度派人积极学习“取经”,并与所在地重庆市江北区政府达成了协议,计划由江北区投入资金、划拨土地,重庆市中医院以医疗技术和管理入股,在重庆铁山坪新建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但相关计划上报上级卫生主管部门后却被拖延否决。医院分析认为,政策壁垒是主要原因。
医养结合“重医”还是“重养”等自身定位不清带来政策执行难。王守富说,一直以来医院由卫生部门主管,养老主要由民政主管。医养结合是新鲜事物,在具体执行中,受部门利益、政策难协同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医院参与医养结合面临的政策壁垒很多。比如,医院看病能使用医保,医院参与的养老机构却不能使用;民办养老院可以享受床位等民政补贴,公办医院却很难享受等。重庆市第十三人民医院正在向老年病医院转型,院长廖肇州说,这种定位不清造成公立医院办养老院名不正言不顺。公立医院成立养老机构需要去民政部门办户头、批资质,还要通过编办等部门协商,手续复杂,难度比私人兴办养老院大得多。
盈利导向也抑制了公立医院参与医养结合的积极性。廖肇州说,相对于看病开药、做检查等,医院发展医养结合产业投资大、风险大、收益小,对大型公办医院吸引力严重不足。他给记者算了笔账:目前一个病人平均住院周期在7到8天,一张床位每月可住4个病人,大医院每个病人平均入院花费2万元左右,一张床位年平均收入近百万元。但如果改成办养老院,同样这个床位一年只能住一个人,就算以青杠高标准的每月7000元计费,收入也不到10万元,相差10倍。
上海市18家医疗机构成为进口博览会定点医院。 7月25日,上海市启动“创医疗卫生文明行业,树上海医疗服务品牌”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100天冲刺暨文明修身主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