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第三方支付遭遇罚单潮 四家机构合计罚没近亿元

2018-08-15 09:23:22    法治周末  参与评论()人

除了加大处罚力度外,部分第三方支付机构还要面临支付牌照可能被注销的风险。

7月5日,央行公布《2018年7月非银行支付机构〈支付业务许可证〉续展决定公示信息》,21家支付机构顺利通过,4家不予续展。资料显示,截至2018年7月5日,央行累计注销支付牌照名单已增加到33家,目前最新的支付牌照数量为239张。

多举措谋出路

根据易观发布的《中国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市场季度监测报告2018年第1季度》显示,中国移动支付市场“双寡头”格局依然巩固,支付宝和腾讯金融(含微信支付)仍然占据前两名,二者的市场份额达到了92.71%,远远高于其他几家。

如此背景下,第三方支付行业可能要面临更多的考验。董毅智认为,随着监管持续收紧、严查合规,行业将呈现优胜劣汰的局面,第三方支付市场将进入存量洗牌期,预计未来几年小型第三方支付公司或被大型企业收购。

王蓬博也认为,行业会进入洗牌期,一些依靠利息生存的机构可能被淘汰。不过,对于行业整体的发展趋势,王蓬博认为,“虽然短时间之内,市场整体利润可能会缩水,但要看到行业可观的存量和巨大的增量市场,以及更加值得期待的增值服务刚需”。

王蓬博分析,第三方支付行业未来有以下几条出路——扩大支付服务的覆盖面,从一二线城市下沉至三四线甚至农村;支付的盈利模式需要多元化,对掌握的数据进行挖掘和应用,衍生出相关的增值服务;目前,移动支付C端市场已被支付宝、微信支付等拥有强大消费场景的公司占据,中小支付机构可以发力B端,扎根垂直细分行业,为产业链上的企业提供综合金融解决方案。

薛洪言认为,正是因为不同机构的支付业务在生态体系搭建中所处的阶段差别很大,所以各家机构对支付业务的战略定位也出现了显著变化,一方面,个别巨头开始就一些高频场景进行收费,用户体验有所下降;另一方面,手机银行和中小支付App在用户体验上仍处于做加法阶段,用户体验越来越好,市场份额有望持续扩大。另外,“断直连”后,行业统一的二维码识别体系有望成为现实,也将为中小支付机构带来更大的机遇。

此外,随着跨境支付业务的发展迅速,我国一些第三方支付机构也纷纷转向海外市场探寻境外支付的道路。董毅智指出:“在拓展境外业务时,更重要的是保证自身交易的合法合规。中国支付企业做跨境业务,不仅要符合国内的监管要求,还要兼顾目标市场当地政府的法律法规、金融监管等。”

关键词: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