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记者查证相关资料获悉,距离该地块不远处的编号为苏地2015-G-6号的地块,位于吴中经济开发区明溪路东侧、吴山街北侧,于2015年6月成交,容积率为1.6,成交楼板价为7453元/平方米,起始楼板价为5000元/平方米。这也意味着三年时间内,楼面起拍价增长了1倍多。随后记者走访了紧邻该地块的小区海馨花园,获悉该小区目前均价约20000元/平方米。
同时,根据要求,该8号地块内需建设面积不低于4050平方米的幼儿园,依此推算,该流拍地块的盈利空间其实十分有限。
“资金面大环境是收紧的,从实际情况看,很多房企资金回笼有压力,拿地方面预算是不够的。房企需要在这个过程中持续收紧拿地的策略,尤其是对于部分限价比较严厉的城市。”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总监严跃进分析称。
前7月全国近800宗地块流拍
中指院数据显示,2018年7月份全国300城市土地市场供求两端环比略降,住宅用地成交均价下降幅度接近两成,溢价率较去年同期下降22个百分点。中原地产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7月,一线城市土地流标13宗;二线城市合计流标经营性土地154宗;三四线城市经营性土地合计流标达到了629宗。
每日经济新闻(微信号:nbdnews)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调控严厉的一线城市流拍地块有13宗,就连此前房企必争之地的上海,也出现了流拍情况。而7月至今拍卖的5宗住宅地块、2宗租赁住房地块也均以底价成交,5宗地块被叫停出让,其中包括位于杨浦内环以内的纯宅地。
半年多时间,全国流拍地块就近800宗!是各地的密集调控政策所致?还是房企资金受困?抑或是房企在高周转过程中遇到了问题?
在新城控股高级副总裁欧阳捷看来,地方政府太“贪心”是土地市场流拍增多的最根本原因。市场正在改变,但政府依旧老模式卖地,宁可流拍,也要不断提高拍卖底价。
原标题:50家房企拿地近1.1万亿元 第二梯队房企抢地忙 房地产行业正进入快速洗牌期,规模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诉求。投资拿地,已经成为房企面向未来的战略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