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索尼创始人盛田昭夫坚信“硬件和软件是索尼的两个车轮”,1989年收购了哥伦比亚影业公司。在当时,日本公司收购被称为美国之魂的电影公司遭到了强烈反对。索尼将哥伦比亚影业变成美国索尼影视娱乐公司(SPE)已经过去了约30年,但其2017年的票房收入在好莱坞却仅排第5。
在世界电影的发源地好莱坞,正掀起大规模的重组。6月12日,美国联邦地方法院批准通信巨头AT&T收购全球第2大电影公司时代华纳。7月27日全球第1大电影公司华特迪士尼在临时股东大会上正式决定收购排第4位的21世纪福克斯。收购额高达8万亿日元,超过索尼的股票总市值。
排在第3的NBC环球已经被收入传媒巨头康卡斯特的旗下。全球前5大电影公司中,只有索尼还和重组保持距离。十时表示“希望搞清在重组大潮中有什么机会”。
电影业务已进入由规模左右的时代。单部电影的制作费用大幅增长,为了控制投资风险,需要有多种多样的产品线。此外,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此前以电影院和电视机为主的播出渠道也日趋多样化。如果不能拥有广泛多样的内容,观众很容易流失。
现在索尼又遭遇了新的竞争对手,即Netflix等在线视频服务提供商。亚马逊和Netflix也在致力于制作内容,预计迪士尼将从2019年开始推出自主的视频播放服务。
索尼并没有袖手旁观。以2017年6月上任的索尼影视娱乐公司首席执行官(CEO)、21世纪福克斯前高管 Anthony Vinciquerra为中心,实施了削减管理岗位和分享电视和电影演员等改革。不过,电影业务从企划到上映需要约3年时间。改革的成果尚未显现出来。
2017年底上映的《勇敢者游戏:决战丛林》在美国等地大卖,2019年将推出《蜘蛛侠》的新作品。但是一直依赖蜘蛛侠难以在当今的电影行业生存下去。
在电视和相机等业务得到重振的背景下,对索尼构成拖累的是智能手机和电影业务的亏损。智能手机业务2017财年(截止18年3月)计提了超过300亿日元的减损损失,十时表示“在欧洲和日本的销售情况不及预期”。
电影行业则掀起了重组大潮。吉田宪一郎社长表示,“公司的理想源于创始人”。要解决重振电影业务这一30年来未完的课题,索尼所剩的选项并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