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中国体育产业迎来“投资拐点”,世界杯效应还能延续多久
澎湃新闻记者 马作宇 实习生 张梦洁 来源:澎湃新闻
俄罗斯世界杯已经远去,但世界杯效应却依旧刺激着体育产业。
近日,来自20多个国家的200多位体育行业负责人齐聚北京,在一场体育商业峰会上探讨着中国体育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其中重要的一个话题就是:
世界杯之后,中国体育产业的投资趋势在哪?中国的体育产业在未来5年又该如何发展?
事实上,自2016年的投资高峰之后,中国体育产业的投资布局正在逐步趋于冷静。然而,在俄罗斯世界杯之后,国内体育圈又接二连三传来融资、合作和并购的消息。这一切似乎预示着,体育产业正在走出“资本寒冬”。
篮球酒店已经方兴未艾。
产业热度下降,世界杯成为拐点?
从体育产业的整体来看,2016年曾是投资的高峰。在一阵高歌猛进之后,体育产业的布局逐渐恢复冷静,一组数据就是最好的说明。
第三方体育类研究机构的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体育类创业公司融资共计202起,融资金额约为123亿元;2016年,该领域的创业公司融资有245起,融资金额约为202.1亿元。
2017年,国内共发生191起体育相关创业公司投融资和并购事件,融资金额约为105.3亿元人民币。与2016年相比,2017年体育产业投融资额下降了近50%。
有意思的是,世界杯似乎成了体育产业的一针强心剂,当中国企业元素出现在俄罗斯的球场内外,不少资本再次意识到体育的号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