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按此思路发展,孙飘扬继续在新药研发道路上发力。1991年,连云港制药厂斥资120万元,用于收购中国医科院药研所开发的抗癌新药异环磷酰胺的专利权。当时120万元对于连云港制药厂来说相当于一年的总收入,在投资前景并不明朗的情况下,孙飘扬顶着压力开始了规模化试生产和临床研究,最终于1995年获批上市,同时也在这一年通过美国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证。当时,我国抗癌药极为匮乏,这款新药一上市就成为明星产品,连云港制药厂也借此成为抗癌药物领域的龙头厂商。1996年,药厂营收破亿元大关。
截至目前,恒瑞医药的药品种类也主要集中在抗肿瘤、麻醉、造影剂等药物上。2017年其抗肿瘤药物营收占比达41%。
持续增高的研发成本
不过,当时的连云港制药厂生产的药物几乎都是仿制药,即专利保护到期的药物。据业内人士称,因仿制药价格低廉、销路良好,所以目前我国97%的药物仍是仿制药。
对于生产仿制药还是自主研发新药,孙飘扬的态度明朗,仿制药可以让企业生存,但绝不可能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药厂要想持续发展就必须有自己的创新产品和体系,走“仿创结合”的发展路径。但与此同时,他也认为,新药既可以打开市场,也可以毁掉市场。新药必须在品质上达到或优于生产规范要求,才能在国内外市场中真正立足。
在新的思路下,连云港制药厂在1997年更名为恒瑞医药,且做了股份制改造,于2000年10月在上交所上市。
自2000年开始,恒瑞医药着手创新药的立项工作,于2003年开始第一个创新药艾瑞昔布临床申请。据其资料,2001~2017年,恒瑞医药累计申报了26个创新药的临床,其中,艾瑞昔布与阿帕替尼分别于2011、2014年获批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