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日均骑行次数仅0.3次 共享单车企业折戟澳大利亚

2018-07-13 09:27:21    一财网  参与评论()人

投放的几个月期间,共享单车开始出现在海边、屋顶、铁轨上、河底、树杈上和公园河里,据了解,oBike在墨尔本投放了1200辆单车,损坏率达到15%~20%。

在澳大利亚骑行必须佩戴头盔,根据澳大利亚法律规定,如果被当局发现没有佩戴防护性装备,将被处以300澳元或更高的罚款。虽然各大共享单车在进入澳大利亚市场时,都配备了头盔。但王静告诉记者,随着运营,不少单车的头盔已经不见踪影,甚至有的被恶意破坏,被扔在街道、河流里。

为了规范无桩共享单车停放问题,澳大利亚多个城市加大了对单车运营的处罚力度,高额罚款和高压政策成为压死共享单车的最后一根稻草。

去年12月,悉尼六个区议会组成的联盟就出台指导原则,要求共享单车企业必须引入“地理围栏”技术规范停车区域,类似的新规在墨尔本等城市也开始提出。

包括共享单车运营商需在三小时内移除任何摆放在危险位置的共享单车,并主动分散共享单车的摆放位置。设立电话专线处理单车维修事项,运作时间为上午六时至晚上九时。即时停止破损单车的运作,并在一星期内搬走损坏的单车。单车在11到14天内仍未被用户使用,必须将其位置转移至别处。在当局有需要时(如进行道路及交通规划)提供登记用户的数字及单车使用记录。

在人力资源极其紧缺的澳洲,一系列规定加剧了共享单车的人工运维成本。近日墨尔本市政府加大对单车运营的处罚力度,要求公司对每一辆阻挡市区道路的单车缴纳3000澳元的高额罚款。

“各家公司对出海越来越谨慎了,海外的运维人员也都在缩减,不少公司出海更多是从PR和融资的角度,而非真正的海外市场拓展行为。”一位共享单车从业者告诉第一财经。

在国内,共享单车经历洗牌已经呈现疲态,海外市场战线又扩张乏力,没有资本助力,共享单车的出海故事还能讲多久?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