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一位会展业资深人士对记者表示,该论坛将开会地点选定在海南省博鳌镇,有混淆视听之嫌,再蹭上“区块链”的热点,自然是不愁“卖座”。如果不是聪明反被聪明误,这场论坛很可能赚得盆满钵满。
“博鳌亚洲区块链论坛”被戳穿只是会展行业乱象的冰山一角。由于缺少第三方规范,主办方夸大展会面积、展位数量、预计到场观众甚至主办单位,已成为会展企业惯用的营销手法。上述人士表示,不少会展公司敢明目张胆夸大宣传,关键在于参展商事先很难准确了解展会具体情况,只有参展当日才能知晓。尤其是对于新兴概念,主办方的发挥空间更大。而面对会展公司的虚假宣传,参展商往往投诉无门,事后寻求补偿更是难上加难。
参展方疲态尽显
一位参展商抱怨,每年展会太多,不露面担心行业知名度不够,但频繁参展又给企业增添很大负担。由于展会质量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有时候担心耗时耗力后参展费用都打了水漂。
根据北京会展网信息显示,6月28日在北京某会展中心同时开展的有近79场展会,其中56场被冠以“国际”,3场命名为“世界”,占比高达74.68%。“国际化的顶尖峰会”不只在一线城市盛行,甚至在一些县城也同样普遍。《经济参考报》记者调研发现,东部某县级市,今年4月至11月半年多时间内,要举办8场“国字头”展会,其中有4场是“国际”博览会。
“现在的会展从名字上根本分辨不出来,有的国际会展参展商业务范围都不出县城。”一位翻译公司的参展商对记者无奈表示,“上半年,报名参加了一个全球对接会,主办方承诺至少200家国际供应商参展,结果只有几家跨国公司的中国办事处。展费加人员交通食宿花了几万块,一个订单都没有,只交换了几张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