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中国药企“抗癌”十年:从无人投入研发到千军万马过江

2018-07-09 09:18:59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过去五年里,中国的医药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光在人才上,比如‘千人计划’这样的顶尖专家回国、外企管理人员跳槽到本土企业,这是之前没有的现象。”从知名外资企业辞职加盟国内创新企业的人才中,白跃宗正是其中一员。他认为,中国创新药研发已经处在“天时地利人和”的风口,无论是人才、资本、政策还是市场需求,都在预示着中国的创新药物研发正走向成熟。

有报道称,2017年11月,思路迪对外宣布已完成6.7亿元新一轮融资,由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发起的中国国有资本风险投资基金领投,北京信中利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其他多家知名基金共同出资完成。今年5月15日,还有媒体引用彭博社消息称,思路迪计划最快在今年第四季度赴港上市,最高募资额可能达5亿美元。

“现在资本都很看好这一块,近两年很多创新药企拿到了融资,估值都很高。”白跃宗对记者确认了上述融资消息,但对赴港上市相关的话题表示不予回应。

这种现状是十年前料想不到的。一位不愿具名的药企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坦言,从数据上看,中国药企数量是美国的10倍,产值却只相当于美国的1/10,主要就是由低端仿制药的行业结构造成。十年前,中国每年获批新药超过1万种,小分子药的化学结构相同、大分子药差不多,主要浓度曲线一致性与原研药或者参照的仿制药相比在误差范围内,就可以获批上市。

“以前都是‘短平快’,哪种能赚钱就都去仿制,有些还不是跟原研药做数据对比,而是跟水平差了一截的仿制药。专利期一过,仿制药靠低价上位,有些偷工减料的仿制药就把价格高的好药挤走了。”该人士指出,这也导致低端仿制药扎堆竞争。

最近几年,除了传统企业开始转型,一大批像思路迪新创这样的企业开始崛起。就在6月28日,肿瘤药物研发、制造企业信达生物向港交所递交了IPO招股说明书,申请上市。据了解,信达生物建立了一条由17种抗体候选药物组成的产品管线,其中的4种核心产品已在中国进入后期临床开发,3种为生物类似药,均进入了第三期临床实验,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