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事实上,营地仍缺乏统一标准的规划,其建设水平参差不一,同质化现象严重,无法满足用户需求。加上经营管理经验和相应人才缺乏,诸多服务水平还有待提高。此外,我国现有营地推出的露营旅游产品比较单一,季节性变化差,注重观光忽略参与性,游客需求难以满足。
业内人士认为,在营地体量扩增的同时,整体上还没有形成一个很好的盈利模式。其一,营地的商业逻辑还处于摸索和检验调整阶段;其二,早期营地从业者多是玩家,玩户外、玩房车,如中科院建筑设计研究院规划研究所所长绪宪亮所言,只是把国外模式搬到国内,但没有探求到营地市场的真正需求点,对营地逻辑理解相对狭隘,从业者的能量和水平还有所欠缺。
从量变到质变仍需要过程
在孙建东看来,营地更大的市场机会已经很明显,大家都在抢这个风口,但如果选址、定位、投资模式等不太对,可能导致出现盈利问题。他同时提到近两年有一个非常显著的变化,即一些酒店、地产类优秀企业正跨界进入营地行业,带来一些专业的开发运营理念,有可能把营地行业带到一个新方向乃至新高度。
这种专业体现在营地场景的打造、消费链条的构建,以及对投资有非常清晰的精算,而不像早前传统的营地从业者盲目投资拿地建设。他以一家知名酒店集团为例,该集团在打造营地产品时,对每个产品的成本控制、回报周期等,在投资之前已有非常清晰的测算。比如在客房里增加一个浴缸还是不增加,两者的定价差多少钱,都有精确测算。这几个维度的清晰化要达到的效果是,让市场定位或客群定位更精准,这样更容易形成盈利模式。
孙建东认为,从跨界的逻辑来说,未来景区、旅游特色小镇或体育特色小镇,可能都要配套营地,作为一种基础性配套来提供营地服务,或者说作为这些领域的重要“入口”。一种可能是游客去某个景区,不是因为景区本身,而是其配套的营地,自驾游的不断扩增是一个支撑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