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挤压了票代,航空公司却未必真的受益
机票代理们集体遭遇了生存困境,消费者们则疲于应对层出不穷的行业乱象。那么,在代理费标准重新划分过程中完全处于上风的航空公司是否真的成为了最终受益者?
答案竟然是:未必。
一位熟悉国内机票管理政策的前政府官员向澎湃新闻透露,代理费征收标准从按票面价格一定比例支付改为每张票的定额返佣方式,初衷是对形成市场竞争的代理手续费经航空公司与代理人在平等协商中形成,但在具体实施中有违规情况发生,不是互相尊重协商定价,没有做到公平竞争。
“压低了票代的佣金,这种方法看似能够减少航空公司的支出,挤压票代的生存空间,为航空公司自有的销售渠道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但其实,航空公司并没有真的测算过它们构建自己销售渠道、增加用人成本等方面所需要增加的投入。”该前政府官员认为,挤压了票代佣金之后,航空公司是否真的可以获得更高的利润,这或许依然难以如航空公司所愿。
“未来的大势所趋是一站式服务,现有的许多代理平台,比如以携程为代表的OTA,已经在一站式服务方面发展的相当成熟,累积了相当规模的客户资源。航空公司虽然也都开始构建自己的一站式服务网络,但这方面需要投入极大的资金和人力、物力。即便如此,航空公司要完全取代现有的OTA平台几乎是不可能的。”该前政府官员说。
李晓津也持有类似的观点,他算了一笔账:仅就用人成本而言,由于以OTA为代表的机票代理用人机制更为灵活,其电话客服可以在中小城市工作,因此OTA的用人成本仅为年薪6万元左右;而航空公司的用人成本则远高于OTA,为平均年薪20万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