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事实上,非法偷埋、转移倾倒与焚烧往往与固废处置价格较高有关。据了解,一般下游地区正规渠道的处理费用每吨需要花费6000至8000元不等,而通过非法处置每吨可能不过几百元钱。巨大利差之下,一些企业选择铤而走险。业内人士也表示,固废偷排违法成本非常低,即使被抓到,罚款也只有十几万元,所以偷排的概率比较大。
此外,专家表示,固废非法倾倒背后,既有利益驱使下的侥幸心理,也有监管不到位带来的执法漏洞,同时也暴露出一些地方固废垃圾处置能力不足。
以固废中的危废为例,我国危废处理能力存较大缺口。2016年,全国危险废物产生量5347.30万吨,同比增长34.49%。全国危险废物综合利用量2823.71万吨,同比增长37.76%;全国危险废物处置量1605.80万吨,同比增长36.78%。我国危险废物处理能力存在较大缺口,2016年危险废物处置利用率为79.27%,剩余1158.26万吨危险废物未得到有效处置而被贮存。
潘功建议,在处置能力与产废量存在较大缺口的情况下,政府指导价需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引进良性竞争机制,避免出现区域行业垄断,建立公开透明监督机制,保障产废单位及处置企业的双方利益。
仍需“疏堵结合”有序引导
业内人士认为,在系列政策组合拳掀起的“固废污染治理风暴”之下,危废治理市场空间有望加快释放。“随着包括清废行动在内的越来越多的政策出台,以及不断强化的督查,将倒逼出更大的市场空间,越来越多的危废处理厂将出现。”潘功说。
此外,潘功还指出,目前危废处理厂建设周期大概在三年左右,预计接下来两三年危废处理能力会有大幅提高。而随着处理能力的提高,处置价格也会回落到正常区间,市场也会实现更加规范和良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