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破解“圈而不探、探而不采”困局:矿权流转激活沉睡资源(2)

2017-12-15 17:51:11    经济日报  参与评论()人

该政策具体到石油行业就是放开矿权流转,施行竞争性开采,登记一块矿权资源,每平方公里每年的投入是1万元,登记得越多投入的就越多,但如果连续两年投入不足,矿权必须退出,比如投入额度是80%,就必须退出20%的矿权面积。

中石油的矿权流转项目历经了几个月的对接,最终确定将青海油田所在柴达木盆地4个探矿权和2个采矿权区块流转给辽河油田。对此,青海油田副总经理张道伟告诉记者,本次矿权内部流转采取勘探区块和未动用储量区块“1+1捆绑”模式(一块未探明区域,一块探明区域),在格尔木地区划了一块探矿区域,在花土沟地区划了一块采矿区域。实行内部流转新机制后,辽河油田在资源所在地青海海西州注册成立公司,与青海油田和母公司辽河油田切断从属关系,由石油集团公司直接投资、独立市场化运作,以后该公司在建设、开发中可以直接在社会上招标。

“青海油田最终确定与辽河油田合作,是因为两家公司油气复杂程度和油气成藏特征有一定相似之处,可以对症下药。”张道伟表示,项目将定于2018年1月1日全面启动。业内人士指出,作为中国石油历史上的第一次矿权流转,该项目打破了矿产资源“圈而不探、探而不采”的局面,满足了多年来矿产企业“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强烈愿望。

青海油田勘探事业部党委书记杨少勇告诉记者,青海油田的勘探投入明显不足,所以只能将资金集中用在主攻区带上,剩余区块只能暂时放置。“但现在,矿权流转的改革,对勘探事业来说有效激活了地下沉睡的资源。”杨少勇说。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