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目前,我国有约2.5亿流动人口,其中大量流动老人、慢性病患者等需要在医保参保地外求医问药,长期苦于需要奔波两地报销,垫付治疗费。如今,随着国家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的推进,困扰这些患者的问题马上将得到解决。人社部今天(26日)表示,国家异地就医结算系统已全面联通所有统筹地区,全国88%的三级定点医疗机构均已连接入网,基本覆盖了各地承担异地就医任务比较重的医疗机构。
河北唐山退休职工刘永利患胃癌多年。几天前,他刚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做了手术。刘永利说,来天津前,他在唐山先开了转诊单,备案信息直接通过异地就医结算平台传到了天津。出院结算时,他只需补交报销范围外的费用,“到这以后,有一个异地窗口,跟我说登陆上这个平台我们这就能用医保卡结算。”
6年前,同样在这家医院,刘永利曾做过胃全切手术。不仅需要全额垫付十几万元的治疗费,报销时他和家人更是5次往返天津和唐山。刘永利说,“原来可费事了。你住院的小单、明细单、发票都得对得上,才能给你报。真正报销下来得花半年多时间。”
刘永利“跑腿报销,垫付治疗费”问题的解决,源自从去年底推行的跨省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这项工作,从全面铺开异地就医结算系统开始,逐步接入各地定点医疗机构。符合条件的患者在异地住院时,只需要支付自付部分费用,剩下的刷社保卡就可以直接结算。
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主要惠及4类人群
日前,这项工作取得重大进展。截至9月25日,国家异地就医结算系统已联通全国所有统筹地区,覆盖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各类医保制度。全国88%的三级定点医疗机构接入系统,超过7200家定点医疗机构可以跨省直接结算,基本覆盖了各地异地就医接诊量比较重的医疗机构。
人社部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主任唐霁松说,“用一句比较形象的话说,就是‘高速公路已经修通。’凡是符合条件的参保人员跨省异地就医住院费用,都可以借助这一系统实现直接结算,不必先自己垫资再回参保地报销了。”
“高速公路”究竟有多快?以海南省为例,接入异地就医结算网后,患者从提交转诊申请到经办机构同意,时长从“一周”缩短到“半天”。
海南省卫生计生委基层处长潘文利表示,“老百姓在我们三级医院就诊,只需要在网上提出申请,我们就一次给搞定了,半天时间,都是我们医疗机构、医保机构在沟通的事。”
利好政策主要惠及4类人群,包括异地安置退休、长期居住、常驻工作以及异地转诊的百姓。在已直接结算的数据中,异地转诊人员占大头,达49%;异地安置退休人员占39%。
百姓跨省看病前需要做什么准备呢?人社部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副主任黄华波请大家牢记3句话、10个字:先备案,选定点,持卡就医,“参保人员跨省就医之前,需要在参保地的经办机构备案,要说清楚备案的原因是什么,你是出去常驻,还是异地安置,还是在外面工作,还是转诊、转院,要把原因告诉经办机构。二是要去什么地方,是去北京还是去上海,这个很重要。经办机构采集这两个关键信息后,将其传给国家的结算系统以及相关地区医疗机构。”
备案后,百姓就只需拿着社保卡,到相应地区的已接入跨省直接结算系统的定点医院看病即可。据了解,目前已有162万人在国家异地就医结算系统中备案。
执行就医地目录、参保地政策
各地医疗服务名目不一致,药品目录和报销比例也有差异,那跨省住院看病到底能报销多少?这是百姓最关心的问题。
对此,人社部医疗保险司副司长颜清辉解释,如起付线、支付比例等医保待遇水平,是执行参保地规定;而支付范围,比如药品目录,则执行就医地政策。“就医地目录、参保地政策、就医地管理。如果一个符合条件的河北某市的参保人员到北京,他看病时执行的是北京的目录,但是,基金支付的起付线、支付比例和最高支付限额,还是执行河北所在市的政策。”
实行就医地目录,为的是便于医生按习惯诊疗,不用过多考虑各地不同报销政策,从而更好地为外地患者医治;按参保地待遇水平报销,则是为了保证同一个统筹地区参保人员待遇的基本均衡。
异地就医先行备案登记引导有序就医
不过,也有担忧认为,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会导致医疗条件较差地区的患者向大城市和大医院集中,不仅会加剧地区之间医疗水平的不平衡,也会加重本地患者“看病难”。
天津市社保管理中心医保支付管理处处长毛洪建议,将更多的基层医疗机构纳入异地就医结算系统,缓解大医院压力,“特别是分级诊疗、家庭医生签约、首诊,要求都在基层医疗机构来进行。现在,异地住院结算也要求在基层医院逐步开展起来。”
颜清辉表示,推进跨省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的直接结算,主要为了解决百姓跑腿垫资的问题。但应强调的是,这不意味着医保实现了“全国漫游”。医改中提出“强基层,建立分级诊疗”,以及推行跨省异地就医要求“先行备案登记”,都是为了引导百姓有序就医,“对于危急症患者或者是疑难杂症患者,确实在本地看不了,需要转外就医的人员,也要按照转诊规定提出转诊申请,由参保地医疗机构出具意见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