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5G铺开再迎“风口”
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近日发布了“全球工业互联网十大最具成长性技术展望”,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与5G相关的技术——5G网络切片技术。据悉,它可以将一个物理网络切割成多个虚拟网络,实现对5G网络数据分流管理,并保持每个虚拟网络间逻辑独立性。同时,可针对高清视频实时传输、海量物联动态示踪和低时延精密操控等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将5G网络虚拟切割为分别具有增强移动带宽、海量物联和超可靠、低时延通信等特性的若干网络片层,映射满足不同场景的差异化需求。
据了解,去年底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提出,要加快5G的商用步伐,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今年6月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发放了5G商用牌照,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5G商用元年。
相关人士认为,5G将更多地用于工业互联网,加速众多行业的数字化转型,通过对工业、教育、直播、医疗、游戏等传统行业的典型场景进行赋能创新,有力支撑数字经济的发展。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5G产业经济贡献》认为,预计2020至2025年,我国5G商用直接带动的经济总产出达10.6万亿元,5G将直接创造超过300万个就业岗位。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余晓晖表示,长远来看,信息技术、数字技术仍然是新工业革命的主导技术,当然,它也会和材料、制造、生物等技术进行融合,从而引领各个产业的数字化转型,而数字经济的主战场,则是5G、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如何赋能传统产业。
他说,5G把高速移动宽带、大连接、超高可靠、低时延通信结合在一起,加上5G网络切片和边缘计算构成等技术,把人工智能、机器识别等组合在一起,将对工业变革带来更多可能。目前,5G发展重点主要是机器识别、远程运维、移动巡检、产品检测等领域,虽然仍处早期,但会给工业带来非常有吸引力的前景。
业内指出,5G、工业互联网的应用将为机器人产业带来新机遇,除汽车、电子等行业领域外,机械、产品生产加工、医疗康复等将成为机器人产业下一步重点布局方向。
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模糊了物理世界和虚拟世界的界限,由此引发的网络攻击将会造成比消费互联网时代严重的影响。工业互联网的时代,工厂永远在线,这意味着网络威胁隐患时刻存在
原标题:工信部:加快5G工业互联网 频率使用规划研究 记者25日从工信部获悉,工信部日前印发《工业互联网专项工作组2019年工作计划》(以下简称《工作计划》)
数字经济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信通院白皮书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数字经济产值已经占据GDP总量的34.8%,显示了新经济的巨大发展潜力。 中国的数字经济发轫于21世纪初的电子商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