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中美经贸摩擦,面对美方不断施压,中方态度明确:如果美方愿意平等磋商,中方的大门敞开;如果美方选择极限施压,中方坚决奉陪到底。这样的表态并不是简单的外交辞令,它背后有韧性足、回旋余地大的中国经济做支撑。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8年中国经济的总量已经突破90万亿元,经济增速位居世界前五大经济体之首。近年来,消费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随着居民收入增加、消费环境改善等,消费潜力还将进一步释放。而未来,中国经济的成长空间如何还和另外两个指标息息相关,那就是城镇化和工业化的水平。
专家认为,中国工业化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而与工业化密切相关的城镇化也是一样。未来,工业化和城镇化持续向纵深发展,将不断释放需求,为中国经济成长增添动力。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贾康
:我们要特别注意到,没有欠账的真实城镇化水平首先要看的是户籍人口的城镇化率,在中国现在只有43%出头,另外一个指标就是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虽然现在到了59%,但是它里面的欠账是一目了然的。3亿人左右在前面几十年里面进城,但其中大多数没有取得户籍。为什么不能给他们户籍,就是我们的城镇化没有推到位,我们的教育,医疗,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能力不足以使他们能够取得户籍。中国的真实城镇化水平,按照国际经验还有20个点的高速成长空间。
那么,中美经贸摩擦是否会引起一些人担心的“产业链挤出效应”呢?作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中国有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这也大大增加了我们在应对外部冲击时的韧性和回旋余地。近年来,随着人工、土地、能源和环境成本的上涨,中低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确实出现了部分跨国转移,但这同时也是我们进行产业升级,自主选择的结果。中国制造的竞争力并不简单地体现在人力等方面的成本上,它与全球价值链深度融合的地位也不会因这次经贸摩擦而轻易改变。
韧性好 潜力足 活力旺 中国经济预期,稳稳的! 平均每分钟约7件专利递交申请,每小时超20万人乘高铁出行,每天约1.86万户企业新登记成立……这是当下中国经济一个个令人欣喜的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