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林致远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以制造业技术改造投资作为切入点,将带动全社会投资,有利于稳增长,同时将信息技术融入到研发设计、生产、流通各环节,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有利于促转型。加大高端制造业投资,有助于通过产业升级,带动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高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带动纺织、钢铁、有色、石化、汽车等传统制造业由加工制造向价值链高端的延伸。
在培育高端制造业方面,不少地方还计划设立专项资金,培育高端制造装备产业集群。例如福建省将实施千亿集群培育计划,在机械装备领域重点实施智能制造和高端装备创新工程;济南市每年安排5亿元支持先进制造业和数字经济发展,重点培育高端装备与智能制造、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等产业集群。
值得一提的是,一批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也将加速崛起。据悉,到2025年,我国将形成40家左右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截至今年一季度,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已达10家,今年将在关键领域新布局建设若干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下一步将加大对创新中心支持,改革创新中心的财政支持方式,加强对已建设创新中心的考核评估,实施动态管理;聚焦战略关键领域,推进省级中心升级。
重庆市日前发布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实施细则,力争创建2-3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将连续3年分别给予2000万元的研发补助支持;湖北省也将建设一批国家级创新平台,包括先进存储国家产业创新中心、智能汽车产业创新中心等。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包括完善国家制造业创新体系,加快建立以创新中心为核心载体、以公共服务平台和工程数据中心为重要支撑的制造业创新网络;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提升创新能力,推进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和企业技术中心建设等。”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吕铁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
随着地方两会的召开,各地的经济“成绩单”纷纷出炉。在对2018年进行回顾的同时,各省份也提出了2019年的“小目标”,大部分都提到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