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除了一系列数据显现出向好趋势之外,近日《经济参考报》记者对多家企业的调研情况也反映出,在逆周期宏观政策的作用下,企业真实感受到了政策红利,对市场的预期和信心也在逐步提升。
记者日前赴济南、烟台、青岛等地调研了解到,减税降费政策红利切实减轻了企业的负担,让企业体会到了满满的“获得感”,尤其是增值税税率的调降,是货真价实的“主菜”,释放出增加企业盈利、助力企业转型升级等多重红利。
中特科技工业(青岛)有限公司财务经理刘汉琳告诉记者,这几年是发展的关键时期,减税“大礼包”是一场“及时雨”。初步计算,2018年高新技术企业适用15%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减税300万元;研发费用加计扣除75%,减税40多万元;增值税由原16%降至13%,2019年预计至少能够给企业减税300万元,社保降率征收,预计降费5万元。“这些数据是对我们沉甸甸的支持,也是对我们加快发展做出更大贡献的一份厚望。”她说,最近这几年,恰逢智能电机切换的历史机遇期,我们希望能够整合行业力量,进一步做大做强。
多项举措精准发力
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对当前经济工作进行了部署。会议强调,宏观政策要立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加注重质的提升,更加注重激发市场活力,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占斌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会议聚焦当下我国经济发展存在的关键问题,突出强调继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赢三大攻坚战,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解决好这些问题有助于稳住经济发展大局,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从中央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到此次政治局会议强调支持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体现了中央对这一问题的高度重视。通过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好金融服务,以关键制度创新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张占斌表示。
北京市高质量发展进入播种季,也到了收获季。 2018年,北京市GDP超过3万亿、增长6.6%,人均GDP达2.13万美元、居全国第一;全员劳动生产率24万元/人左右、居全国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