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根据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最新数据,我国每年因恶性肿瘤导致的医疗花费超过2200亿元,其中肺癌病例最多。此次集中采购试点中,肺癌靶向药吉非替尼降价幅度达到76%,首次出现“专利悬崖”现象。该药进入医院后,不少患者发现药价“跳水”,还能医保报销,经济负担大大减轻。
这一方面是改革的成效,另一方面也说明确实存在着药价虚高。记者了解到,目前有患者因降价后的药价便宜怀疑是假药。对此,陈金甫表示,药价低不是因为质量问题,是因为新的改革措施把价格虚高的水分挤掉了。招采后的药通过了质量一致性评价,质量是可控的。
不能急功近利
不过,11个城市之外的地区还没有享受到政策的红利。
“这既反映了改革取得了成效,也反映了改革还在路上,这是局部地区试点产生的必然现象。”陈金甫认为。
这次“4+7”招采不是政府定价,不是国家谈判,是企业之间按照市场规则,针对不同的情况产生的自我价格竞争。陈金甫表示,这一新的招采机制切中了药价虚高的核心问题、关键问题,取得了改革成效。毫无疑问,11个试点地区的患者首先享受到了改革的红利。
4月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完善集中招标采购制度,加强中标药品的质量监管和供应保障,认真总结试点经验,及时全面推开。
但如果要扩大试点,也不能一蹴而就、急功近利。陈金甫表示,要考虑价格对供应的影响。如果价格过低了,对企业来说,没有积极性,就造成短缺;如果价格不能合理地体现竞争性,就产生虚高,对患者就会产生费用负担。
“因此要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总结各地区试点的经验,来检验各项试点政策配套措施一些持续性的效果。”陈金甫举例,如解决了药价虚高的问题,医生的医疗服务价格能否进行正向的调整;价格达到合理水平后,能不能有利于促进医药企业的质量发展、创新发展,有利于培植中国的企业规模的集中等。在此基础上,国家医保局将完善政策,进一步扩大试点。
李丹青
原标题:关注药品新采购:国家“团购” 平均降价52% 核心阅读 如何破解药价虚高?现在,11城市试点新的药品集中采购模式,以公立医疗机构为集中采购主体,组成采购联盟,委派代表组成联合采购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