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经济参考报》记者从工信部4月19日召开的船舶工业智能化转型推进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获悉,我国船舶工业智能化转型再迎政策助力。
据了解,船舶工业智能化转型工作重点包括:解决专用技术、设备、材料、工艺等关键共性问题,补齐技术链与产业链短板;加快智能船舶标准、船舶总装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等。
加快智能化转型是推动船舶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是船舶工业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的必然选择和有效途径。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在会上表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船舶工业智能化转型工作总体思路是,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突出智能船舶和智能制造“双轮”驱动,提升船舶工业高质量发展能力。
辛国斌表示,加快船舶工业智能化转型将从四个方面下功夫:一是补齐短板,重点解决专用技术、设备、材料、工艺等关键共性问题,补齐技术链与产业链短板;二是夯实基础,建立互联互通的网络化工业生态,注重积累数据信息资源,提升智能船舶网络和信息安全防护能力;三是标准规范引领,积极参与相关国际标准规范制修订,研究智能船舶标准规范体系建设,建立船舶总装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四是促进应用,注重测试与验证能力的建设,注重树立典型,发挥标杆的示范带动作用。
2018年年底,工信部等三部门联合印发《智能船舶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1年)》明确,经过三年努力,初步建立智能船舶规范标准体系,突破航行态势智能感知、自动靠离泊等核心技术,完成相关重点智能设备系统研制等。
工信部科技司副司长朱秀梅一行近日调研了上海人工智能和基础研究工作开展情况。据介绍,科技司一行先后走访了云从科技、七牛云、依图科技、义学教育、富瀚微电子、商汤科技等人工智能企业
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1月16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19年将进一步扩大制造业对外开放,重点是落实汽车、船舶等行业的开放政策,促进装备制造和国际产能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