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国内经济新闻 > 正文

我国城市家庭户均资产162万元 存在五大不合理现象(2)

2019-01-22 11:03:54  投资者报    参与评论()人

家庭住房资产占比近八成

《2018中国城市家庭财富健康报告》通过数据分析,揭示中国城市家庭财富管理存在“五大不合理现象”,这也是导致家庭财富管理得分偏低的重要原因。

一是家庭住房资产占比过高,挤压了金融资产配置。数据显示,住房资产在家庭总资产中占比77.7%,远高于美国的34.6%;而金融资产在家庭总资产中占比仅为11.8%,在美国这一比例为42.6%。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较高的房产比例吸收了家庭过多的流动性,因而挤压了家庭的金融资产配置。

二是在投资理财产品时,过半家庭不接受本金有任何损失,刚性兑付要求较强。数据显示,54.6%的家庭不希望本金有任何损失,同时又期望较高的理财收益。

三是家庭可接受的银行理财产品回报周期普遍较短,缺少长期理财规划。对于可接受的银行理财产品的回报周期,选择3个月内、3-6个月、6-12个月的家庭占比分别为35.8%、37.2%和33.7%,可见当下大多数家庭可以接受的周期是1年及以下的回报周期。

四是家庭的投资品类缺乏多样性。数据显示,67.7%的中国家庭仅仅拥有一种投资品,22.7%的中国家庭拥有两种投资品,拥有三种或者三种以上投资品的家庭仅仅占到10.6%。对比我国和美国家庭投资品种的多样性,拥有三种或者三种以上投资品的美国家庭占比高达61%。

五是,家庭商业保险参保率偏低,仅有不到15%的家庭成员拥有商业保险,且家庭更愿意为未成年子女投保,忽视对家庭顶梁柱的保障,10-18岁家庭成员参保率最高,为21.3%,其次为10岁以下家庭成员,参保率为19.5%。

对此,宗乐新认为,“家庭金融知识水平不足,是家庭财富管理不健康的症结所在,不利于消费升级战略实施,也阻碍了全面建设小康的推进进程。金融机构应更多地向家庭普及金融知识,并为家庭配置适合自身需求的产品和服务,使其清楚认识产品的风险、收益、期限等基本概念,进而达到家庭资产保值增值的目标。此外,在当下市场逐渐打破刚性兑付的背景下,家庭自身应有风险自担意识,需意识到高收益必定伴随高风险。”

(责任编辑:任宪奎 CF001)
关键词: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