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国内经济新闻 > 正文

纾困资金总规模可能已近5000亿,已出手65家上市公司(2)

2018-12-11 11:44:11    澎湃新闻  参与评论()人

各地国资纾困情况。数据来源:中金公司

例如,福建省厦门市市委市政府拟设立多个百亿级专项基金,以“股债联动”的方式,积极化解当前上市公司股权质押风险,为上 市公司特别是民营上市公司“雪中送炭”。该组合式专项基金将包括财政出资为主导、社会资本参与的“纾困基金”,市场化运作的“共济发展股权(债券)基金”,国资国企牵头组建的“国企战略发展基金”等 。

也有地方国资和金融机构共同设立纾困基金的形式,10月18日,海淀区属国资和东兴证券发起设立支持优质科技企业发展基金,基金规模100亿元,首期20亿元已完成募资,通过受让不超过上市公司总股本10%的股权,帮助民营科技上市公司化解股权质押风险等。

而仅从金融机构的层面来看,保险、券商等相关金融机构也通过设立资管计划、 纾困债、专项股权投资基金等方式驰援困难企业。

而根据中金公司统计,金融机构成立的纾困类产品金额达到2533.5亿元,涉及到5家保险公司、20家证券公司、1家资管公司和7家其他金融机构。

11月2日下午,中国证券业协会宣布,证券行业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系列资产管理计划全面启动。与10天前公布的初步意向方案相比,资金规模从意向出资210亿,追加为出资255亿。首只证券行业支持民营企业发展资产管理计划为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发起设立的“天风证券纾困共赢1号集合资产管理计划”。

从纾困基金的规模来看,银河证券拟设立的发展基金是目前被曝出规模最大的一只。11月2日,澎湃新闻记者从银河证券获悉,银河证券拟牵头联合央企、地方国企、金融投资机构、大型民营企业集团等,发起设立总规模达600亿元的银河发展基金(母基金),用于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