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当时,M1增速不断攀升,同比增速从2015年3月的2.9%一路加速至2016年7月的25.4%,央行表示,这主要是企业活期存款增速加快。然而过去两年,M1同比增速就从20%以上滑落到最新的2.7%。
中金公司认为,M1减速反映了去年底来多项政策同时收紧的滞后影响:金融条件与地产政策偏紧的环境下有效利率上升、企业盈利能力下降、地产需求走弱以及地方政府现金流收紧等现象均制约了M1的增长。
房地产调控政策趋严,居民通过购房将定期存款和中长期贷款转为房地产企业活期存款大幅降低,被视为压制本轮M1增长的重要原因。
“目前M1存量约为54万亿元,而过去12个月地产交易额达14.6万亿元,其中40%左右是多以居民存款支付的首付款,鉴于地产交易额增长波动性较高,它对M1增速的影响往往较为显著。经济增长减速;叠加史上最严限购政策、实际房贷利率走高、房贷总量调控等因素的拖累,商品房销售额已从2016年约40%的同比增速降至目前的低个位数,近期高频数据显示房地产市场景气度快速下行,而这可能进一步抑制M1增长。”中金公司称。
除房地产调控外,平安证券指出,导致企业存款增速下降的原因还包括:自 2016 年下半年以来居民贷款尤其是居民短贷成为支撑人民币信贷增长的主要因素,企业贷款的低迷导致企业活期存款增速下降;金融监管的趋严导致整体信用环境的收紧,企业可获得的融资资源大幅降低;工业企业利润增速的持续下滑导致企业的现金流较为紧张。
而占据M1另外半壁江山的机关团体活期存款同比增速的下滑,则与近期地方债净发行骤降、压低政府部门现金流增长,以及土地交易降温对地方政府收入的负面影响有关。
未来怎么走?
虽然最新出炉的10月金融数据显示M1同比增速尚未刷新有统计数据以来的最低值(2014年1月M1同比增长1.2%),但机构对M1未来走势的担忧已经尽显。
从1996年有月度统计数据以来从未出现过负增长的M1同比增速,在10月降至历史低位,并引发了机构对这一反映企业与居民的投资意愿的关键指标,是否会进一步走低甚至出现负增长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