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原标题:
中国“挤都”在哪里?
中国哪里最挤?
从自身感受出发,有人会说,早高峰的地铁最挤、公司的电梯最挤;有人会说,市中心(尤其是金融中心)最挤;有人会说,北上广深等大城市最挤。
这些感受对不对呢?
第一条大概是对的。我们以人口密度作为拥挤程度的衡量,早高峰地铁站的人口密度可以达到600万人/平方公里!
然而,市中心最挤、一线城市最挤这两个结论是否总是正确呢?这就需要我们拉出数据来看一看了。
我们使用了脉策数据提供的日间人口数据,对全国多个城市进行了250m*250m空间格网尺度的人口密度比较。从上海开始:
上图是上海日间人口密度超过4.8万人/平方公里的地区,颜色越亮密度越高。同日常感受一样,陆家嘴、南京东/西路、徐家汇等地是人口密集区。为了方便比较,下图给出了以街道为单元的人口密度情况:
上海的街道整体上看挤得比较均衡,外滩(街道)最挤在情理之中。超过8万人/km²的人口密度是什么概念呢?
想象一下,你在外滩有一套100平米的江景房,里面住了8个人,相当于开了个小派对。听上去好像也还行?
放眼中国,有没有更挤的地方呢?
如果我们选出每个城市最挤的一个街道参加评选,上海外滩才只能排到第8,北京建外也才排到第5!一线城市集体落败,被重庆、郑州、南京等甩在身后,大陆地表最挤街道之名花落重庆南纪门。
重庆为什么这么牛逼呢?难道4D城市比我们这些3D城市多出来一个“装人”的维度?
由上图可知,重庆号称山城,崎岖的地形导致了重庆多中心、小中心的城市布局,也把3千多万人逼向了少数相对平坦的地带。“向上发展”“向挤发展”成了重庆独特的城市风貌。
如果把重庆和上海比较,会发现重庆不同地区的拥挤程度差别较大,但它挤起来很猛。上海最挤的外滩街道放在重庆也不过排第五。
同样一套100平米的房子,在南纪门街道里得有16个大人和1个小孩,感觉像一个人丁兴旺的大家族在吃年夜饭。
说完山城,再看帝都。
北京最挤的是建外街道,人口密度约为外滩的1.2倍,这意味着100平米的房子里有近10个人。而同为金融要地,魔都陆家嘴的人得翻一倍才能和帝都金融街挤成一个样。
除了北上重庆,我们再来看看全国其他拥挤的城市和地区:
1。统计中总排第二的郑州解放路街道,人口密度约是深圳排第二的南园街道(6.8万人/km²)的2倍;
2。广州最挤的北京街道(9.4万人/km²)放在武汉也勉强排第二;
3。杭州和济南的街道拥挤程度相仿,最高都在5万人/km²左右;
4。新街口6.6万人/km²的水平只能挤到南京前四;
5。而4.1万人/km²的春熙路更惨,在成都只排老八。
选出这些城市里的部分街道,把它们表现在图上大概是这个样子:
从这个角度来看,重庆和郑州都很有潜力问鼎大陆挤都。
如果视野再开阔些,同世界大都市的一些地区相比,上面这些地方能挤成什么水平?
从上图中可以看到,重庆南纪门街道凭借一挤之力险胜伦敦金融城,但比起纽约曼哈顿中城的人山人海还是有很大差距。而且在一些金融业发达的地区,比如北京金融街和上海陆家嘴,它们的人口密度也比伦敦金融城和纽约曼哈顿下城小很多。
而从更大的层面来说,纽约曼哈顿、东京都心3区(千代田区、中央区和港区)和巴黎市区(20区)的人口密度也超过国内北上广深等同级别区域。
天下熙熙攘攘,为利人来人往。人挤人的感觉不好受,但它也或多或少反映了地区发展水平,又隐隐考验着城市基础设施。
统计数字能否真实代表实际感受?重庆南纪门和伦敦金融城的挤法有何不同?东京都心3区的地铁会比上海黄浦区的更难乘坐吗?此类问题就留给城市规划者去思考吧。
最后,附上国内部分城市超过5万人/km²的街道人口密度表:
截至10月31日,权益ETF市场147只ETF基金10月总份额净申购213.74亿份,按照每只基金的月均价估算,当月净申购资金达到400亿元,单月资金净流入规模之大十分罕见
周二(10月23日)沪深股指早盘低开低走。午后,白酒股持续下挫,黄金概念股逆势上涨,市场避险情绪升温,沪指、创业板指相继失守2600点和1300点整数关口,两市股指一度集体跌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