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现在是愿买愿卖,产能价值最佳时期。”张志祥说,民营钢企应认清形势,顺势利导,积极参与。
近两年钢企频繁重组。中信集团战略重组青岛特钢,首钢重组长钢、水钢、贵阳钢铁、通化钢铁;宝武钢铁重组八一钢铁、韶钢、重庆钢铁;中原特钢则被南方工业集团无偿划转给中粮集团。
值得一提的是,民营钢企也牵头了部分重组。锦程沙洲重组东北特钢,成为民营钢铁企业重组国有企业的典范。
张志祥坦言,钢企不可能总是多达四五百家,会逐步减少。优势企业兼并弱势企业,大企业重组小企业是大势所趋,只有集中度提高,就能有效控制产能,有效调整结构,有效配置资源,增强防风险能力。
我国地方钢企整合也在加速。截至2017年底,邯郸市钢铁产业逐步形成“3+3”产业格局,即新兴铸管、邯钢、天铁3家大型国有钢铁集团,以及武安、峰峰、永年3个重点区域,将原有39家钢企重组成8至10家。河南安阳从11家整合为4家。
张志祥同时表示,在混改重组外,钢企还将注重按照国家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结合解决钢铁布局北重南轻、部分地区产能过于集中的问题,选择环境容量较大的地区,转移钢铁产能。如兴华钢铁已经决定从武安转移至福建,金鼎重工部分产能从武安转移至安徽。
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钢铁处副处长文刚表示,未来京津冀地区将继续压减地区内产业容量,京津冀地区面积占全国的22%,但是集中了全国25%的钢铁产量,单位面积的钢铁产能强度远超全国平均水平,且主要集中在河北省,未来将通过彻底关停,鼓励向区域外转移发展。
日前,山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快七大高耗能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严控钢铁总产能,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大幅压减转移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和胶济铁路沿线资源环境承载压力较大地区的钢铁产能。(记者 梁倩)
原标题:煤炭兼并重组下半年酝酿新动作 《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煤炭行业效益继续好转,但业绩出现分化,亏损面近三成,而且存在负债高的问题,降杠杆任重道远,其中一些企业以转产促转型却背上了新包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