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不过,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孙传旺也指出,面对外部复杂环境和经济运行压力,各地政策仍需保持稳字当头。前期民营企业在“贷、债、股”市场上积累的信用风险并没有完全解除,应警惕“大水漫灌”。此外,还要充分激发资本市场的作用,提升民营企业信贷的获得性,降低融资成本。
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员刘兴国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国家与地方积极采取措施,破除民间资本市场进入障碍,拓展民营企业增长空间,提升民营企业发展活力与盈利水平。一批优质PPP项目积极向民营企业开放,但落地难依然是困扰民企参与PPP项目的痛点之一,未来需要采取更有力的措施,推动项目加快落地实施。
他表示,随着中央一系列明定位、清障碍、促投资、降成本措施的出台,民间资本与民营企业家的信心趋于稳定,民营企业发展环境显著改善,民间资本将迎来新一轮改革发展机会,投资增速有望企稳回升,民营企业发展活力将得到充分激发。(记者 孙韶华 班娟娟 向家莹 实习生 秦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