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国内经济新闻 > 正文

26名诺奖得主月底齐聚上海滴水湖,一起解答这6个宏大问题(6)

2018-10-25 09:16:26    澎湃新闻  参与评论()人

职务: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教授

一句话点评:胡贝尔首次将光合作用中膜结合蛋白结晶,并应用X射线解析了相关蛋白质的三维空间结构。

14、2001年得主:巴瑞·夏普莱斯(Barry Sharpless)

获奖理由:“手性催化氧化反应研究”

职务:美国斯克利普斯 (Scripps)研究所教授

一句话点评:夏普莱斯发现了几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反应,并提出了点击化学的概念:通过小单元的拼接来快速可靠地完成形形色色分子的化学合成。

15、2002年得主:库尔特·维特里希(Kurt Wüthrich)

获奖理由:“发明了利用核磁共振技术测定溶液中生物大分子三维结构的方法”

职务: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教授

一句话点评:维特里希将溶液核磁共振研究范围扩展到分子量非常大的生物大分子。

16、2006年得主:罗杰·科恩伯格(Roger D. Kornberg)

获奖理由:“真核生物转录的分子基础”方面的研究

职务: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结构生物学系教授

一句话点评:科恩伯格的父亲阿瑟·科恩伯格是195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父子两的研究领域都与基因有关。了解基因信息是怎么在生物体内“翻译”出来的,将帮助抗生素等药物开发。

17、2009年得主:阿达·约纳特(Ada Yonath)

获奖理由:“核糖体结构和功能的研究”

职务: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所结构生物学系主任

一句话点评:1965年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女性,用X射线确定了核糖体完整高分辨率的三维结构,并解释它们是如何合成蛋白质的。

18、2011年得主:丹·谢赫特曼(Dan Shechtman)

获奖理由:“发现准晶体”

职务:以色列理工学院教授

一句话点评:谢赫特曼在金属合金中发现了介于晶体和非晶体之间的准晶体,其中的原子排列有规则但从不重复,正如伊朗伊斯法罕清真寺的瓷砖图案。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