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根稳健中性,不搞大水漫灌
为何时隔半年再度降准?
“本次降准的主要目的是优化流动性结构,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当前,随着信贷投放的增加,金融机构中长期流动性需求也在增长。此时适当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置换一部分央行借贷资金,能够进一步增加银行体系资金的稳定性,优化商业银行和金融市场的流动性结构,降低银行资金成本,进而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央行同时称,释放约7500亿元增量资金,可以增加金融机构支持小微企业、民营企业和创新型企业的资金来源,促进提高经济创新活力和韧性,增强内生经济增长动力,推动实体经济健康发展。
尽管本次降准置换MLF为市场新增了7500亿资金,在年内已经降准四次的背景下,但央行强调,本次降准仍属于定向调控,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基本稳定,银根是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取向没有改变。
“降准释放的部分资金用于偿还中期借贷便利,属于两种流动性调节工具的替代,而余下资金则与10月中下旬的税期形成对冲,因此,在优化流动性结构的同时,银行体系流动性的总量基本没有变化。”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
谈及未来货币政策的取向,央行表示,将继续实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不搞大水漫灌,注重定向调控,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为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不会形成贬值压力
值得一提的是,央行在答记者问中着重回应了此次降准是否会对人民币汇率形成贬值压力。
可见的是,在国庆长假期间,随着美元指数走高,多个货币遭遇贬值,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也一度跌破6.91,市场本就对人民币节后在在岸市场的走势并不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