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国内经济新闻 > 正文

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全球首堆核燃料包壳管正式交付

2018-09-21 16:16:02    澎湃新闻  参与评论()人

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全球首堆核燃料包壳管正式交付

当天上午,“华龙一号”首堆燃料包壳管发运活动在位于上海市松江区的中核阿海珐(上海)锆合金管材有限公司(下称CAST)厂区举行。满载着CAST公司生产的50000多支M5包壳管的大卡车缓缓驶出工厂,向着高性能核燃料生产链的下一站 ——中核建中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下称中核建中)进发。

核级燃料包壳管是核电站运行的战略性核心材料,是保证核安全的第一道屏障,需要承受高温、高压、强辐射的考验。燃料包壳管直接关系到核燃料组件在核反应堆中的安全和可靠运行。这样关键的核工业原材料,制造技术要求严苛、加工技术难度大,其产品质量不允许出现任何安全隐患。

CAST公司是由中法两国核能领域代表性企业中核集团和法国法马通公司(原法国阿海珐集团)共同组建的合资公司(股份50%-50%),是中法两国深化核能领域合作的重要标志性项目,目标是实现核级锆合金管材国产化生产,确保国内核电站燃料组件的供应安全。该合资厂包含2个生产车间,进行锆合金包壳管和导向管的加工、成形和检验。

据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了解,此次交付的 “华龙一号”首堆燃料包壳管,是在CAST连续稳定生产了两年多后,中核建中与CAST于2016年12月签订的订单。订单包含185个组件,即51494支(198公里)包壳管。

“法马通在民用核能领域已经有六十年的经验。我们与中国在核能领域合作得益于中国的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历史机遇,而双方合作也不断随着技术进步和时代需求而不断深化。”法马通高级副总裁,燃料业务负责人Lionel Gaiffe在当天仪式上对澎湃新闻称,CAST合资公司是中法两国核能战略合作的一个重要项目,更是中法核电合作发展过程中,随着合作不断深化的一个自然的选择。双方合作经过了技术转让,国产化阶段,自然走到了更紧密的合作阶段,成立合资企业。

“祝贺首堆首批顺利交付,这将助力华龙一号反应堆安全高效的运行,并保证中国M5锆管供应的安全性。”中核集团副总经理黄敏刚表示,“目前CAST正在不断提高生产能力,预计1-2年内可为中国境内的所有压水堆核电站供货,从而实现核级锆合金包壳管自主供应的战略目标。”

2011年11月,在时任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法国总统萨科齐的共同见证下,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和原法国阿海珐集团(今法马通公司)签订合作协议。CAST公司历时四年完成生产线的改扩建、调试和鉴定并达到稳定生产,开始为国内核电站制造、供应核级锆合金包壳管。目前CAST已具备1500公里/年的产能。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