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他认为,未来20年,中国的智能制造发展总体将分成两个阶段来实现。第一阶段到2025年:“互联网+制造”——数字化网络化制造在全国得到大规模推广应用,在发达地区和重点领域实现普及;同时,新一代智能制造在重点领域试点示范取得显著成果,并开始在部分企业推广应用。第二阶段到2035年:新一代智能制造在全国制造业实现大规模推广应用,中国智能制造技术和应用水平走在世界前列,实现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制造业总体水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部分领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图灵奖得主、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Raj Reddy谈到了人工智能与新产业结合的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他认为,在全球这个尚未开发的最大市场中,40-50亿人还没有智能手机,每天的消费能力为200-500亿美元。一旦这些人有了通过移动互联网连接的智能手机,并且能够使用市场解决方案,他们将代表一个强大的10万亿美元的市场。其中许多人是半文盲,只能通过使用人工智能的语音对话解决方案与市场互动。
英国商业、能源和工业战略部首席科学顾问John Loughhead则在大会上分享了英国新兴产业的战略和移动未来。他认为,世界正在经历一场技术革命,这次技术革命创造了英国必须应对的新机遇和挑战,正如我们的国际伙伴需要应对的那样。英国雄心勃勃的现代工业战略制定了一项长期计划,旨在提高全英国人民的生产力和赚钱能力。英国政府正在为适应未来的经济打下基础,涉及理念、人员、基础设施、地点和商业环境等各个领域,但它也提出了四个雄心勃勃的、前瞻性的重大挑战。这些重大挑战涉及人工智能和数据驱动型经济、老龄化社会的需求和机遇、清洁增长的经济和环境潜力,以及移动的未来。
在谈到人工智能、深度学习领域的未来挑战时,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认为,下一步面临的主要挑战是:无监督学习、小样本学习、个性化学习。未来技术上突破的几个方向有:数学原理上突破、脑科学上突破以及人机耦合模式。同时,人工智能时代需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新技术引领,携手共建健康的人工智能生态,用人工智能建设美好世界。
我国将通过推广先造后补、以奖代补、赎买租赁、购买劳务、注入资本金、以地换绿等模式,引导企业、集体、个人、社会组织等加大投入,多渠道筹措国土绿化资金,确保每年完成营造林1.1亿亩的任务
我国大量从国外进口一般用材的历史将结束。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今天(13日)表示,已规划建设国家储备林2000万公顷,到2035年我国将实现一般用材基本自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