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国内经济新闻 > 正文

万元游学,真旺还是虚火?

2018-08-13 16:28:06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来自西安的王女士就赶着“夏令营热”,安排孩子出去了。早在今年4月,她就决定让自己正在上初二的孩子参加今年8月中旬的夏令营。

“这个游学活动是学校发布的,目的地是美国,据说十分火爆,只有学习成绩拔尖儿或接待过美国学生的同学才有机会报名。人家还要进行选拔,竞争激烈得很。”王女士说,她的女儿因为去年接待过美国同学,才“幸运”地获得了一个报名资格。她认为这是一个可遇不可求的好机会,因此第一时间给孩子报了名。

虽说是学校发布的活动,但是价格并不低。据王女士提供的账单,光交给夏令营的费用再加上签证费和交给寄宿家庭的费用,这一趟下来最少要4万元,行程只有15天。根据行程安排,减去路上用的时间,实际上真正的体验项目时间也就10天左右。

“我也犹豫过,但是孩子周围很多同学都去了,朋友家的小孩有的都参加过不止一次。再加上学校鼓励学生参加这类活动,我也希望她在这个过程中学到些东西,开阔眼界,所以咬咬牙也就报了。”

记者从旅行社发布的广告看到,去欧美或英国的旅行团价格在成人每10天1.5万到2万元,少年儿童的价格更低一些。某些培训机构用类似的行程套上“夏令营研学”的外壳后,价格增加了不少,有的甚至增加了2到3倍。

组织机构缺乏资质

游学夏令营逐渐火热,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一纸文件。2017年10月份,教育部印发《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要求应发挥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作用。纲要中提到野外考察、社会调查、研学旅行等应成为必修课。

上海交大教育集团素养教育研究院的执行院长何健曾经创办过国际营地公司萤火国际,对这个文件记忆犹新。

“大概从2016年开始,冬夏令营行业呈直线形增长。原因一方面是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孩子全面成长靠家庭和学校两点一线的模式存在很大的缺陷。另一方面,国家政策的改变也是一个原因。”何健说。“国家有关部门从2016年明确发出信号,引导孩子走出学校。夏令营的火热,确切地说是整个素养教育需求的提升,也就是近两年的事。”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