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国内经济新闻 > 正文

巴基斯坦:中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走出去”第一站

2018-06-28 09:33:04    澎湃新闻  参与评论()人

“中国核电项目走向巴基斯坦的过程,实际带动了一批中国装备制造企业进入核电市场,加速了核电设备国产化的进程。”中国核电项目走向巴基斯坦的进程中,“出口受限”成为阻碍“走出去”进程的“卡脖子”问题,当务之急是要在技术上取得自主知识产权;其次就是要实现装备生产和供货的独立自主。

“三到五年内实现‘华龙一号’关键设备的国产化。”唯有这样方能确保产品的供货周期,方不至于拖了“华龙一号”海外首堆建设工期的后腿。要实现这个目标谈何容易。在“华龙一号”确定要“走出去”,走向巴基斯坦之初,作为中原公司分管设备采购的副总经理,王永革着实犯了愁。“需要哪些设备?是否能从国外采购?供货周期能否得到保证?哪些方面需要我们国内自主研发……”心里实在没有底,一着急嘴边就起水泡,“在巴基斯坦的现场,再苦再累都没事儿。负责设备采购工作,无形的压力特别大,这一圈儿水泡就没消停过。”

考虑到研发周期,项目团队在K2、K3项目谈合同之初就开始了与设计院、厂家的对接工作,对所有需要进口的设备进行调研,摸清楚自主研发的可行性,针对哪些设备研发、哪些设备的进口渠道有保障、哪些设备需要“两条腿走路”分别制定供货方案。“我们最终确定了43项设备的国产化,当前只有一项设备的国产化还在攻关之中,其他都已研发成功。”

二十多年前,对于很多具有核级设备生产能力的企业而言,核电设备生产是一个陌生的领域。中原公司协助他们一步步建立质保体系、管理体系,帮他们联系专家、设计院,介绍核电的技术标准和要求,走通了技术鉴定的整个过程。“可以说,巴基斯坦项目是国内很多装备制造业进入核电领域的敲门砖。”成长磨砺的过程虽然艰难,但项目团队走得义无反顾:“在建设、安装方面,中国的能力已经具备,只有技术、供货方面的国产化瓶颈突破,核电‘走出去’才能更加顺畅。”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