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国内经济新闻 > 正文

央行媒体:货币政策将相对友好,国企去杠杆有望进入快车道

2018-05-18 12:23:27      参与评论()人

需继续加大国企去杠杆力度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企业部门债务问题,尤其是国有企业债务问题是当前我国最突出的债务问题和去杠杆工作的重点任务。4月2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提出,“要以结构性去杠杆为基本思路,分部门、分债务类型提出不同要求,地方政府和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要尽快把杠杆降下来,努力实现宏观杠杆率稳定和逐步下降”。

“可以愈发清晰地看出,宏观杠杆率是先稳后降的过程。”招商证券宏观谢亚轩博士团队认为,上述会议明确提出对不同部门、不同债务类型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最终实现宏观杠杆率先稳后降。

5月1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约束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坚持全覆盖与分类管理相结合,通过建立和完善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约束机制,促使高负债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尽快回归合理水平。

近一个多月以来,两次“重磅级”会议就国企降负债和去杠杆作出部署,可见中央层面对国企降杠杆和防范金融风险的高度重视。业内专家表示,在毫不松懈的政策环境和资产负债约束、分类管控、结构性去杠杆等手段支持下,国企去杠杆有望步入“快车道”。

地方政府债务问题也是去杠杆的一大难点,《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论文》中建议,针对地方政府债务问题,要警惕地方政府“名股实债”和变相融资行为,防止出现新的隐性债务,打破刚性兑付,积极试点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合理规范举债规模。

关于近两年来居民杠杆率快速攀升的问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发布的《中国去杠杆进程报告(2017年度)》指出,居民部门杠杆率风险不宜被夸大。第一,从收入流角度,据估算,居民每年债务负担(即年还本付息额)尚不到可支配收入的10%,居民能够以其可支配收入来还本付息;第二,即便在收入出现下降的时候,居民仍有大量的存量金融资产来应对流动性风险;第三,居民高储蓄率提供了最终保证,显示有足够的清偿能力。 (原题为《我国宏观杠杆率有望进一步趋稳 国企债务压力仍不容忽视》)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