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国内经济新闻 > 正文

抵押品单一且质素差,香港证监会拟对股票融资额设限

2018-05-08 09:04:52    澎湃新闻  参与评论()人

梁凤仪早前已表示,保证金经纪行的贷款手法涉及高风险,有需要加以改善。若发现经纪行采取高风险作业方式持续不断,但又缺乏相应资金支持时,证监会会提早介入,不会等到财政资源规则遭违反才采取行动。

多方案“摸底”

根据《东方日报》的最新报道,香港证监会正就多个收紧孖展借贷方案与业界“摸底”,其中一个大方向包括研究不同的券商须按其本身的资本、资产净值或财政状况等,设定一个额度,最多可以借出多少孖展。

有市场人士指出,近年内地券商的孖展借贷迅速增长,估计香港证监会研究就每家券商的孖展额“封顶”可行性,是要配合内地强调金融安全。“内地券商财雄势大,但欠缺风险管理意识,市传现时内资持有的货底(即孖展借贷抵押品)如放出市场,以现时每日约一千亿元成交计,未必能承受到这批庞大的货量,造成严重沽压!”

交银国际研究部主管洪灝表示,去年五六月的细价股(指相对来说股票的发行股数比较少的股票)股灾就说明问题了。券商有很多收入来源于股票质押,在利率上升的情况之下风险增加。

大型内地券商已在收紧孖展业务

对于孖展借贷额或要“封顶”,香港证券界认为,要视乎有多少券商受到影响及如何计算上限,现时香港证监会最关注的是过度集中风险,担心造成连锁反应,影响金融市场动荡,因此认为在“未出事”前就提出方案应对,属无可厚非,尤其是当银行体系万一出现信贷收缩,大幅提高息率,对证券市场的冲击会很大。

不过,不少大型在港内地券商已经在压缩孖展贷款的规模。

国泰君安国际2017年年报显示,自2016年9月起即主动调整孖展业务结构及分级风险定价。2017年中期,调整孖展贷款结构,降低抵押物中流通量较低、市值较小的股票比例,使借贷组合更加健康,提升整体净资产质素。2017年上半年孖展贷款余额同比下降12%,下半年回涨7%,孖展贷款余额126亿。加之公司率先采纳香港财务新准则(HKFRS9),随着更多优质蓝筹股票标的的加入及公司净资产的进一步优化,集团对未来孖展融资业务的稳定性和持续增长潜力充满信心。

为控制风险并改善股票组合,海通国际的孖展融资余额同比在2017年下降21%至164亿港元。因此,孖展融资业务的利息收入同比下降16%至13亿港元。管理层认为,调整过程已基本完成,而孖展融资余额今年有可能恢复增长,公司给予孖展融资的股份将主要为质素较佳的大盘股。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

    点击加载更多相关新闻
    没有更多相关新闻了